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团体会员>经验交流
广西“小剧场+新文艺”:城市文化呈新风
  原标题:文艺观察|“小剧场+新文艺”:城市文化呈新风
  来源:广西文艺界 发布时间:2022-05-13 15:00
  小剧场演出在南宁热起来,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文化现象。小剧场演出集艺术表演、互动体验于一身,日渐受到“后浪”热捧,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新宠,成为赋能城市文化繁荣的新型艺术业态。
  新文艺崭露头角
  华灯初上,音乐爱好者杨先生和朋友早早来到新华书店23号书店的时间剧场,这里将举行一场广西独立音乐人的唱谈会。晚7时30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观众已经把80人的小剧场挤得满满当当,其中有年轻的情侣、有带着孩子的妈妈,还有上了年纪的音乐爱好者。唱谈会由广西独立音乐人梁碧峰主持,和他的朋友龙君、大暖一起,与观众们边唱边聊,唱他创作的歌曲《失眠森林》等,聊创作背后的故事、独立音乐人的喜怒哀乐。
  杨先生说他是梁碧峰的歌迷,1个小时的唱谈会与之前看大剧场演出的感受很不一样。小剧场观众与演员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沉浸式体验感更强。看小剧场演出除了能欣赏到歌曲,还能了解创作者的创作故事,与创作者进行互动交流,更容易产生共鸣。
  小剧场演出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1982年,中国导演林兆华第一次将小剧场话剧《绝对信号》搬上了首都的戏剧舞台,这是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开端。在随后的几年中,小剧场戏剧的影响悄然渗透于全国各地,引导人们在话剧出现危机、大剧场的演出不甚景气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观演距离,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实验,来实现戏剧自身的突破与提高,吸引观众重新回到剧场。
  经历了先锋、实验、创新、年轻化等一代代文化浪潮,近年来,随着传播形式的极大丰富和剧烈变革,一大批民营文化工作室、网络文艺社群等文艺团体开始涉足小剧场,他们凭借鲜明的个性标签、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以及灵活的传播策略迅速崛起,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群”,也丰富了小剧场文艺的表现形式。在南宁,近年来小剧场里也开始出现不少本土新文艺团体的身影,有独立音乐人、棒糖喜剧、嗨锣相声、陆柒相声、上下戏剧等。小剧场演出门票价格不高,体验感强,吸引了众多年轻人。
  新业态探索前行
  南宁小剧场演出的兴起大概是从2017年南宁青秀区文化旅游节上引进国内的先锋戏剧小剧场剧目开始的。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403 禾集主理人孙小美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深。为了让南宁的先锋文化潮流与国内一线城市同步,403禾集在与青秀区政府合作办节时,力图开启广西小剧场话剧新模式,尝试引进了国内外口碑小剧场戏剧,向喜爱戏剧、热爱舞台的人打开了一个新视角。在广西,小剧场话剧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孙小美说,一开始市场效果不是很好,但经过连续几年的市场孵化和培育,南宁已经有了观看小剧场演出的良好氛围。目前他们已经组织5届新青年戏剧节,每年新青年戏剧节都会向国内外邀请优质剧目,也会组织本土剧团、戏剧人才一起自制大戏。
  与以前的小剧场演出以先锋实验性戏剧为主的情况不同,2005年之后的小剧场演出趋向于幽默和娱乐性,以“娱乐大众”为主要目标,脱口秀等草根文化表演风靡一时。孙小美说,南宁的小剧场演出比较受观众喜欢的剧目以喜剧、悬疑剧为主。小剧场和新文艺群体都是在市场上运作生存,市场环境也决定了小剧场演出的活跃度。
  广西很早就活跃着一批独立的音乐人、导演和演员等,但因为前些年缺乏展示的场所和平台,他们能演出的机会非常少。剧场、音乐厅、艺术中心等大型演出场所不大方便支撑这类新文艺团体的演出。这几年随着候朋现场、百益上河城艺术中心、红椅剧场、时间剧场等小剧场的出现,新文艺群体展示和演出空间越来越多,加上如今网络信息传播的速率快,一些新的东西很快令人获悉,重要的是市场开始认可新文艺群体产出的内容。
  马绎博是广西首家脱口秀俱乐部棒糖喜剧的创始人,棒糖喜剧在南宁各个小剧场都有演出,慢慢培育了一批本土的演员和粉丝群。马绎博认为小剧场和新文艺的结合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小剧场的演出频率高、制作成本较低,因为都不是鸿篇巨制,新文艺团体可以去探索和创新更多元的演绎方式,随着市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上升,审美日趋个性化,对一些新的艺术形式,接纳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小剧场票价较低,观众进剧场的门槛也降低了。现在的小剧场演出,逐渐成为人们一个社交空间、一个触手可及的消费场所、一个社区综合文化空间。
  如今,小剧场数量不断增长,发展模式不断迭代更新,编剧、制作人、经理人等各行业人才聚拢合作,院团、出品机构等多方资源协同运营,给小剧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但仅靠这些还不能推出精品。马绎博表示,现在优质的真正能进行小剧场演出的内容依然少。广西的小剧场发展还处于比较初期阶段,小剧场运营收益并不高,市民消费习惯还没完全形成,市场规模比较小。但对于发展前景他们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小剧场演出观演体验好,观众是喜欢的,且它能带来很多积极的东西,比如喜剧能够让大家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也丰富了市民日常文化生活。
  新出路多措并举
  一个个新崛起的小剧场,正以新文艺的力量改变大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南宁的小剧场多分布于城市的核心居住区、商业综合体、综合性书店等区域,和专业大剧场相比,具有资本投入小、演出形式丰富多元、对市场的探索更为活跃等特点,因此也更易于推广和开拓新的文艺空间。
  新华书店23号书店时间剧场负责人杨先生表示,创建时间剧场,就是希望集合先锋文化、传统文化、儿童剧、脱口秀等优质艺术资源,开辟“书店+剧场”的文化消费新场景,传递时尚文化新生活主张。“小剧场+”让文艺以多种方式与科技、服务、旅游等行业的跨界融合成为可能,小剧场逐渐成为重要的文化创意资本。“书店里听相声”“休闲街区里看话剧”等将特色基因、文化味道嵌入小剧场空间,以其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受到市民欢迎。在北京和上海,小剧场已成为都市文化新精神地标。
  随着文艺产业的繁荣发展,创作不再是艺术家个人的事情,而是越来越成为艺术产业链条的一个环节,融合了艺术家和经理人两种思维模式的影视制片人、舞台艺术制作人、造型艺术策展人以及图书出版人等纷纷涌现,“独立性”成为其重要标签。同时,新文艺团体在市场环境中也承担了更多的市场方面的压力。很多新文艺团体是网络原生代的,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联系,草根性和娱乐性更强,对于普通受众尤其是青年人的心态也更加了解,他们更喜欢通过线上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和互动,95后的时间剧场负责人杨先生就希望通过建社群、公投选节目、“众筹”等互动方式,让观众主动参与到小剧场的运作中。红椅剧场也在尝试与本土的剧社、艺术院校学生一起创作自制的剧目,更贴近年轻人喜好。
  相关主管部门也关注到新文艺群体的崛起。随着文化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两新”文艺的影响力还将进一步增强。自治区文联在团结凝聚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方面多措并举,在创新组织机构方面,广西作协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将网络作家纳入组织管理。广西杂协扶持并成立以新文艺群体为主体的“广西新桂军魔术工作室”“南国幻象魔术工作室”。据了解,自治区文联还将指导成立广西“文艺两新”发展促进会,为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创建全新合作模式,就在近期,广西“文艺两新”联盟组织成员举行了首次交流座谈会,共谋发展。
  广西“文艺两新”联盟秘书长雷嘉莉表示,希望更多部门不仅仅是在大的活动项目上有支持,更应支持本土戏剧人的作品创作,帮助他们不仅仅在南宁演,也走向全国,到各大戏剧节上有露露脸。也期待增设一些惠民票,让更多的南宁市民有机会走进小剧场,走近戏剧人,了解戏剧,喜欢上戏剧,甚至参与到戏剧制作中。
  扶持和推广小剧场已成为新常态下扩大城市文化消费的新路径。据了解,2016年1月新修订的《北京市惠民低价票演出补贴项目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执行,500座以下小剧场首次纳入惠民低票价补贴范畴;2021年初,河南郑州市出台《关于促进小剧场演艺发展的意见(暂行)》,明确安排专项资金对小剧场演艺工作进行扶持,形成一批有示范价值的小剧场品牌。目前,广西的小剧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关注度和影响力期待进一步提升。
  对小剧场而言,政策带动文化消费,让自身获得长足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当更多人走进小剧场时,它的观众接受度以及背后蕴藏的文化消费力无疑也在提高。
  (本文来源:《广西日报》 2022年5月13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