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团体会员>省级文艺家协会动态
【开幕式 | 线上展】首届云南中青年山水画大展

 

主办单位

民建云南省委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

云南美术馆、云南画院

民建中央画院云南分院

民建云南省委直属企业基层委员会

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


协办单位

云南汇和集团

云南兆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昆明永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大滇合众实业有限公司

云南集雅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云南杺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红洋艺术

昆明市博物馆


学术支持单位

云南书画院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展览时间

2022年10月27日—11月13日

(每周一闭馆)


开幕式时间

2022年10月27日上午10:00


展览地点

云南美术馆圆厅、1号厅、2号厅、3号厅、4号厅(昆明市五一路118号)


展览组委会

名誉主任:苏莉、罗江

名誉副主任:赵燕蓉、莫非、王宏、郭巍、李春华、戴杰、潘伟、陈浩

主任:赵芳

副主任:肖凡、彭楹文、起同波

策展人:杨恩泉、杨正国、彭光祥

委员:唐友军、宁厅功、张吉林、张志洪、艾刚、夏憙

编辑:杨恩泉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开幕式现场

    2022年10月27日,为扎实推进“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贯彻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新时代云南新风貌和人民幸福生活,展现云南中青年山水画创作成就,由民建云南省委、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云南美术馆、民建中央画院云南分院、民建云南省委直属企业基层委员会、云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承办的“永远跟党走 筑梦新征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二十大胜利召开——首届云南中青年山水画大展在云南美术馆开幕。原云南省政府副省长、原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勋儒,云南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维真,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民建省委专职副主委赵燕蓉,云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崔文,原昆明市政协副主席、原民进云南省委副主委、云南民进开明画院院长汪叶菊,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云南省美协主席、云南美术馆理事长罗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云南省美协副主席、玉溪师院美术学院院长郭巍,云南省美协副主席、秘书长李春华,昆明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书记祝立业,原云南省美协副主席郭游,云南省书协副主席沈健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赵芳主持。


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民建省委专职副主委赵燕蓉女士致辞


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云南省美协主席、云南美术馆理事长罗江先生致辞


云南画院画家杨正国先生 致辞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代表 杨恩泉先生  致辞


原云南省政府副省长、原云南省政协副主席陈勋儒先生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由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主任赵芳主持

    从本次展览可以看到云南画家们在山水画方面的不断探索,无论图式、笔线还是赋色都充分体现了云南山水的特点,也反映了画家们既立足于本土又不乏对传统与当代兼收并蓄的研创态度。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激励全省广大山水画家坚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把笔触伸向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秀丽壮美的山川河谷,坚持高水准的艺术追求,秉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文化的力量。艺术的感染,让一幅幅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成为鼓舞人民、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精神动力。


出席开幕式嘉宾合影

    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激励全省广大山水画家坚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把笔触伸向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秀丽壮美的山川河谷,坚持高水准的艺术追求,秉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文化的力量,艺术的感染,让一幅幅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成为鼓舞人民、温润心灵、陶冶人生的精神动力。在山水画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山水画必将迎来美好的明天,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做出积极的贡献!

(按年龄排序)

特邀作者作品

  刘汝璋 《玉龙雪山》 180cm×96cm

  魏祖佑 《红河行记》180x97cm

  张志平 《林密乌蒙山》 180cm×97cm

  陈鸿翎 《南滇记忆》 52cm×230cm

  郭游 《三月桃花》 200cm×100cm

  罗江《苍山洱海》200cm×200cm

  刘勇 《石林奇观》 180cm×97cm

  沈健 《藏区记忆》 180cm×97cm

  杨卫民 《春雨山家》 180cm×48cm

 

纵横秘境丘壑 意写云南家

——记首届云南中青年山水画大展


文 | 龚吉雯


云南常有秘境之说,一者为地理意义上之秘境,云南既有高入天际、难睹真容的梅里雪山,也有低至海拔只有76.4米的红河河谷。从北到南每千米水平直线距离的海拔平均下降6米,造就了云南立体多变的地理风貌;二者为历史原因上的秘境,宋太祖一挥玉斧,与大理划江而治,云南成为中原人士想象中的秘之存在;三者为生态之秘境,云南山高林茂、遍布湖泊江河,同时拥有森林、湿地、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呈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四者为人文之秘境,云南民族众多,生活着26个民族,其中有15个少数民族是云南所特有,云南各民族神秘的生活风俗吸引着世人的目光。综合看来,云南是一个高山与峡谷并存,石林与土林傲立、湖泊与山泉潋滟、民族与生态交相辉映的秘境之地。
越来越多的画家踏上描绘秘境云南的旅途,贪婪汲取着云南所给予的灵感,而云南的画家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情和厚重。首届云南中青年山水画大展正是云南的画家们用手中画笔对这片滋养自己的神秘土地的最佳回应。
山水画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中,逐渐建构完善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和技法体系。线条是山水画的基础造型手段,以笔墨为载体表现天地山川之造化,笔墨能造境,笔墨亦能生意,山水追求之骨、力、气、韵、神、境、意等均由笔墨中生发。“笔为墨之经,墨为笔之纬”,笔以勾、皴、擦、点并辅以疾徐、轻重,墨以烘、染、积结合浓淡、干湿实现笔与墨的组合,“墨分虚实、笔分神气”,以笔墨而生精彩,写天地之自然,造化之神奇。“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自元明清逐渐形成的笔墨程式,似乎已经囊括世间山水的表现技法,但云南之秘,非《芥子园画传》所能承载,无法从固定程式画法中唾手而得,若拘于程式,则难以体现云南面貌,若完全跳脱程式,则无山水意味。云南的山水进入绘画创作,当属《张胜温梵像卷》中表现的苍山,担当僧以禅入画是一种创造,但以“空、寂、冷、逸”为特征的山水不能有效全面地呈现云南山水面貌;杨应选、钱沣、李沽、闫甫的闫派青绿、顾庆惟的大写意金碧山水都做出一定的尝试。近现代以来,国内一大批画家曾到过云南,表现过云南山水。生活在云南的周霖、刘傅辉、袁晓岑、王晋元、姚钟华、周鹤林、段光佑(段丽三)、刘宗琪、刘汝璋、魏祖佑、张志平、郭游、罗江等画家以云南自然风貌为师,写云南的区域之美。较为突出者当为王晋元,他以花鸟融山水,画出云南的“野、幽、奇”,影响了一大批画云南的画家,有一大批追随者。承继与创新原本是山水画家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手抓传统,一手抓创新,自然丘壑之美需通过笔墨进行转化,才能形成画境之丘壑。山水之难,正难于此,所谓“丘壑之奇峭易工,笔之苍劲难挥”。前辈的持续探索给现代的画家树立了较好的示范作用。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云南画界不断与外界互动交流、云南的山水开始有了明显变化,不再是对中原山水的亦步亦趋,而是逐渐看到自己,认识自己、表现自己,虽然还没有形成“新金陵画派”“漓江画派”这样较为有全国影响力的画家群体,但新的山水画家群体逐渐形成,拥有一批活跃在写生前线的优秀山水画家,创造出有云南特征的优秀作品,如罗江、李建东、李平、杨正国、肖凡、杨恩泉、马祥和、张平、朱平、彭光祥、叶晓霞、石光波、倪跃华、张良等画家,已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和风格。我们欣喜地看到本次画展呈现出欣欣然的云南山水面貌——在继承传统山水的笔墨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云南元素和时代气息,在前辈探索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大胆使用各种手段和技法探索表现云南。有追求传统笔墨韵味的作品,也有醉心将笔墨功夫化于写生的作品,还有探索色彩与笔墨关系的作品,更有倾心于构成研究的作品。
本次云南省中青年山水画大展从年龄结构看,除特邀作者外,70后和80后作者整体占比较高,达到64%,他们并已形成较为成熟和稳定的风格和语言,尤其是重点作者,呈现出的风格和语言更为明显。展览呈现出的整体气质不是单一的艺术风格简单罗列,而是具备了丰富而多变艺术特征的多样构成,由此形成了当代云南山水的特点。
罗江的表现性山水,以表现性人物的笔墨来应对云南山水,别有一番霸悍。郭游用松动随性的笔墨表现了透亮如玉的意象山水;杨正国、肖凡、彭光祥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笔墨语言,杨正国得传统笔墨之精髓,笔墨老辣、技法丰富、意境深邃;肖凡受浙派山水滋养,借鉴西画色彩,立足当代,画风秀劲,别具一格;彭光祥笔墨浑厚、造景幽深,深得苦学派可染先生真传。李平、赵昌竹借鉴云南重彩画语言表现云南红土山水,面貌新颖,独树一帜;杨恩泉、张良以传统笔墨表现云南地域地貌特征的现实主义山水,既有现实意义同时又不乏古意;叶晓霞、石光波强调水墨氤氲以现代构成为主,表现出浓郁的都市趣味;尚家有、董桃平以平面装饰的色彩,表现了云南山水的朴实;倪跃华、李继勇笔墨清雅,线条灵动,是80后代表性画家。除上述画家外,云南各区域内还活跃着很多代表性山水画群体,如马立康、张学春、张辉为主的“点苍五子”,依托南诏大理文化表现苍山洱海区域山水;祝红、卢静、陆咏萍、岑武妹为主的“十全八美”表现了文山的秀水灵山,是云南山水的亮点之一。这些画家和画家群体是云南山水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共同支撑构建了云南现代山水阵营,未来可期!
仅石林这一题材,就有刘勇、李平、黎加用、徐泽林、彭光祥、尚家有等画家进行创作。手法上有传统皴法为主、有色墨为手段、有偏重平面构成、有将传统皴法和重彩结合表现、还有将光影、皴法、色彩三者融合展现了石林奇雄之美。异彩纷呈的构成、各不相同的笔墨、大胆的用色显示出画家对传统山水的承继和创新的思考。
画面的叙事手法上各有千秋,或追求雄奇深险,或沉迷于高厚浓秀,或淡雅、或浓艳;既有苍深清老之貌,亦有新奇超逸、沉着痛快之趣。大部分作者的画面满、密、厚,以垂直立体的形式表现云南山脉的丰富性。小景山水创作充满个人情感,细腻丰富,如杨应清、马思行、苏少丽等人的以写生为主的小品山水,现场感强烈、趣味性浓厚。
受到现代山水影响的90后作者走得颇为自信,更加注重画面形式感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借鉴20世纪西方美术的构成意识,使用色块分割画面后形成几何构图,用笔用墨注重装饰性和形式感,具体刻画仍然倾心于黑白之间的平衡,正在逐渐成为强劲的新生力量。00后的作者虽然人数不多,可贵的是笔底生胆,敢于探索,预示着云南山水的薪火相传。
本次画展映射出云南的画家们对于传统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和学习,对于自己和云南有更加深入的主动思考和有意识的表现,体现出明显的自觉性和觉醒意识。东川红土地、土林、石林、乌蒙与哀牢,红色扎西与秀美古镇、水电建设与乡村振兴都进入画家视野,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这次画展选择的表现题材几乎囊括了云南的主要山脉、村落、湖泊,每一幅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作者对云南家山的眷念,笔底饱含着对家乡的依恋。云南山水阵营将“无定法皴法”的云南山水提炼出了具有云南特色的笔墨语言符号,形成云南的个性语言。将画家的家山情感上升至家国情怀,以情感入笔墨,成就云南山水之路。云南的古滇、朱提、南诏大理等人文文化和自然地貌景观共同构成了云南秘境奇貌,也构建成为云南画家的乡愁。栖息在云南大地上的画家,正沿着这条路勇敢前行,这条道路很长,值得云南的画家们继续前行。
“笔墨当随时代”并非口号,云南秘境之美,经过几代画家的共同探索,逐渐形成云南山水的独有风貌。纵横丘壑者为笔墨,纵笔墨者为画家,“古人之法是用,而造化之象为体”,借体为时代所用,正是本次画展的初衷和愿景。
是为记!

龚吉雯 (女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画、艺术理论、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兼为策展人。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八个,现任职于云南省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重点作者作品

  李 平 《“象”往云南 · 门里门外之一》180cm×146cm

  李 平 《红土地 · 家乡春雪》193cm×180cm

  李 平 《红土地 · 生肖相汇》180cm×146cm

  李 平 《红土地 · 石林归牧》193cm×180cm

  李 平 《红土地 · 彝山和风》136cm×68cm 回馈作品

  蒋丽萍 《南山记游之富民之一》136cm×68cm

  蒋丽萍 《南山记游之富民之二》136cm×68cm

  蒋丽萍 《南山记游之富民之三》136cm×68cm 回馈作品

  杨正国 《鱼界石》 97cm×240cm

  杨正国 《虎跳峡观水之二》 97cm×240cm

  杨正国 《浩气凌空》 238cm×86cm

  杨正国 《虎跳峡观水之一》 97cm×240cm

  杨正国 《通天峡》 138cm×68cm 回馈作品

  马立康《云岭高居》 180cm×97cm

  马立康《云岭宜居》180cm×97cm

  马立康 《家山晨暉》136cm×68cm 回馈作品

  张 辉 《留住乡愁》 232cm×132cm

  张 辉 《万物生长》 180cm ×128cm

  张 辉 《清凉世界》 136cm×68cm 回馈作品

  张学春 《烟水可居》 180cm×95cm

  张学春 《情留此山中》 180cm×95cm

  张学春 《秋山沐雨》 136cm×68cm 回馈作品

  杨应清 《碧玉清溪九龙源系列之二》 195cm×96cm

  杨应清 《碧玉清溪九龙源系列之三》 195cm×96cm

  杨应清 《九龙小景》 136cm×68cm 回馈作品

  黎加用 《新城春曲》 193cm×193cm

  黎加用 《镇江寺》 235cm×150cm

  黎加用 《彩云之南·石林秋色》 68cm×136cm 回馈作品

  邵云波 《善洲林场之乾坤清气》 200cm×200cm

  邵云波 《善洲林场之生生不已》 200cm×200cm

  邵云波 《归》 90cm×97cm 回馈作品

  肖凡 《乌蒙春行图》 240cm×500cm

  肖凡 《珠江源头寒带雨》 240cm×240cm

  肖凡 《乌蒙烟云图》 138cm×69cm 回馈作品

  徐泽林 《古镇金刚塔》 174cm×145cm

  徐泽林 《红土·石林》 184cm×95cm

  徐泽林 《滇中有奇峰》 136cm×68cm 回馈作品

  朱平 《春回高原》 180cm×96cm

  朱平 《高原人家》 180cm×96cm

  朱平 《秋水共长》 136cm×68cm 回馈作品

  彭光祥 《情系乌蒙》 200cm×180cm

  彭光祥 《唐人诗意图》 34cm×800cm(下为局部)

  彭光祥 《云南石林》 205cm×138cm

  彭光祥 《走进乌蒙》 200cm×150cm

  彭光祥 《春风拂过乌蒙山》 180cm×50cm 回馈作品

  杨恩泉 《虎跳峡奇观》 200cm×200cm

  杨恩泉 《怒江烟云图》 240cm×145cm

  杨恩泉 《难搭桥奇观》 210cm×70cm

  杨恩泉 《龙门晨曦》 136cm×68cm 回馈作品

  尚家有 《牯牛人家》 145cm×145cm

 

 

  尚家有 《家园系列》 200cm×70cm

 

 

  尚家有 《彩云之东、西、南》 200cm×70cm

  尚家有 《家 山》 136cm×68cm 回馈作品

  杨云聪 《入梦滇乡·乡景》 144cm×122cm

  杨云聪 《入梦滇乡·乡景之三》 144cm×122cm

  杨云聪 《山青水碧》 136cm×68cm 回馈作品

  石光波 《何以笙箫默》 210cm×192cm

  石光波 《安 居》 192cm×142cm

  石光波 《山寨雨后》 136cm×68cm 回馈作品

  赵昌竹 《华灯初上》 230cm×145cm

  赵昌竹 《云霞生辉》 230cm×145cm

  赵昌竹 《彝乡秋霁》 136cm×68cm 回馈作品

  叶晓霞 《如果云知道》 196cm×180cm

  叶晓霞 《一场雨半山晴》 230cm×195cm

  叶晓霞 《游 山》 180cm×180cm

  叶晓霞 《八月 · 青云》 136cm×68cm 回馈作品

  倪跃华 《大壑无言》 180cm×145cm

  倪跃华 《雨过山家》 180cm×97cm

  倪跃华 《独钓一壑秋》 136cm×68cm 回馈作品

  张良 《春到红土地》 225cm×200cm

  张良 《高原新绿》 220cm×180cm

  张良 《彝山处处红》 235cm×180cm

  张良 《土林神韵》 136cm×68cm 回馈作品

  李继勇 《寂静的山谷》 180cm×164cm

  李继勇 《山深有人家》 180cm×120cm

  李继勇 《东山秋起》 136cm×68cm 回馈作品

 

  入选作者作品

  尹文红 《云岭变通途》 220cm×180cm

  张绍雄 《苗岭风光无限好》 240cm×160cm

  方道红 《宜良水晶坡写生册》 190cm×136cm

  聂茂华 《林溪远岫》 138cm×69cm

  张志军 《云山乐居图》 180cm×60cm

  许玉泉 《温暖岁月》 180cm×97cm

  祝 红 《山 居》 180cm×97cm

  王毅 《雨林野象谷》 200cm×180cm

  李雪岳 《家住青山绿水间》 228cm×145cm

  李勇 《笑傲八荒伴斜阳》 228cm×124cm

  刘军 《山寨新曲》 238cm×192cm

  何阿平 《神州处处皆福地》 180cm×97cm

  魏跃芬 《云之南·幸福路》 180cm×97cm

  陆咏萍 《静野无尘》 180cm×97cm

  祝立业 《云起高黎贡》 190cm×97cm

  谢青窈 《穿越》 180cm×97cm

  卢静 《有云飘过我家门前》 230cm×145cm

  岑武妹 《秋风私语》 230cm×145cm

  普鹏程 《碧鸡夜月》 49cm×89cm

  张墨涵 《乌东德电站》 200cm×240cm

  和卫全 《丽江古城》 138cm×138cm

  韩海 《哀牢山石门峡》 180cm×97cm

  董桃平 《溪云清逸》 238cm×133cm

  段涛 《古村幽深》 222cm×124cm

  赵楠 《鱼,临渊羡鱼?》 72cm×180cm(下为局部)

  高波 《梦里家山-2》 200cm×170cm

  李东 《林泉幽居》 21cm×108cm (下为局部)

  李抒燃 《雨林密语·二》 200cm×98cm

  黄颖 《宁静的夏天》 240cm×120cm

  彭乾坤 《月是故乡明》 180cm×156cm

  赵寒 《吾心安处即家山》 240cm×145cm

  马思行 《故乡写生组画》 210cm×190cm

  张惠哲 《云起春山雨初晴》 180cm×97cm

  林子阳 《峙 色》 200cm×160cm

  农程 《故园秋逸》 205cm×150cm

  杨萍丽 《栖山林图》 120cm×80cm

  冯际远 《花开时节又逢春》 196cm×123cm

  彭晶 《青山叠翠》 198cm×198cm

  郑威 《山外之山中》 180cm×194cm

  滕菲 《峯岚雲天》 173cm×173cm

  苏少丽 《望田野即事图册》 184cm×96cm

  刘孙彭 《幽烟醉芳园》 200cm×180cm

  丁建国 《云岭之南》 136cm×68cm

  王跃 《梦里西山》 180cm×180cm

  冯秋浩 《想必晚风吹来也是甜的》 220cm×98cm

  王镕 《玉龙倩影》 180cm×97cm

  唐铭泽 罗钰炎 《微风清幽幌,余日照青林》 180cm×9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