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舞蹈>理论天地
用漫妙瑰丽的民族舞蹈肢体语言讲好云南故事——观“首届云南原创舞蹈展演活动”第二场

  2020年11月4日,“讴歌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 “首届云南原创舞蹈展演活动”第二场,如期在在云南省歌舞剧院剧场继续上演。本场展演有彝族、瑶族、景颇族、傣族、壮族、蒙古族及汉族的14个原创舞蹈,有民族舞、当代舞、现代舞等不同的舞种,以及独舞、双人舞和群舞多种艺术样式登台亮相。观众们就中不难发现,编导们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怀一腔深深挚爱和万般敬仰,亦观看到传扬中华优秀民族尊老敬老美德的瑶族舞蹈《背》和由昆明市艺术学校选送的表现少数民族儿童怀揣中国梦的《我想坐飞机》。 


  在这台晚会中的不同的作品中,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们尤其关注到当今老年人、儿童、中青年男女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在整台晚会中的14个节目,尽管内容与形式不同,但呈现给观众的舞姿是那么的清新情感是那么的真挚、气质是那么的卓然。从中显露出云南的舞蹈编导们具有敏锐的艺术眼光和演员们严谨的艺术态度。编导们在舞蹈动作语言的发展创新上,下足了功夫。他们不约而同地将艺术创作的触角,径直伸向了当代国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事项中。

 

  其中,让我们再一次欣喜地观赏到由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的彝族集体舞《老虎笙》、大理州民族文工团的白族集体舞《力格髙》、云南艺术学院的取材于景颇族《目瑙纵歌》的独舞《景颇-祭》和取材于彝族《打歌》的集体舞《幸福的脚步》等。尤其令人振奋的是来自省州县市的诸多参展单位,纷纷选择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型为创作题材,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原型题材改编创作的作品。 


  昆明市民族歌舞剧院的彝族集体舞《老虎笙》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虎笙”为原型。“老虎笙”又称“跳老虎”,彝语叫“倮麻则”,主要流行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和易门县的彝族支系倮倮颇聚居区。2008年6月彝族老虎笙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669 Ⅲ-72)。“老虎笙”源自彝族人民崇虎敬虎,以虎为图腾的民俗。“倮”意即虎,老虎节跳舞,表示敬虎之意。“老虎笙”形式古朴,具有浓郁的古风遗俗色彩。虎的扮演者内穿棕色短褂短裤,外披土织长毡制作的虎皮,脸、手、腿等裸露部分则涂上条形花纹。老虎笙有拜祭山神、跳虎、逐户祈愿、送虎神归山等程序和固定的活动日期和仪程。“老虎笙”的传统套路(跳法)有:老虎背粪、犁田耙地、老虎撒秧、老虎栽秧、老虎薅秧、老虎收割等生产内容,以及老虎抱蛋、老虎交尾……等模拟老虎的各种动作,另有表现春耕至秋收的生产劳动过程的动作组合,以及娱乐性较强的风趣表演。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送虎时,同场还有村内群众围圈跳着称为“青棚笙”的舞蹈;还要加入儿童香火队与之同舞。跳虎队、青棚笙队和儿童舞队等聚群而舞,锣鼓声声,火光点点,在欢快热烈的舞蹈气氛中,送虎神出村,意为“送虎归山”,从而结束一年一度的老虎节活动。这种意韵深邃、古拙质朴的非遗舞蹈曾多次被邀请到北京、其他省区和日本表演。

 

  云南艺术学院集体舞《幸福的脚步》的肢体语言、风格韵律和音乐服饰均取材于彝族三大舞种之一的“打歌”。“打歌”又称 “踏歌”,泛指联袂围圆、踏地而舞的一种群体性载歌载舞的古老艺术形式。早在西汉时期,“踏歌”即是一种在中原地区宫廷民间均广泛流行的古老艺术品种。至元明时期,汉族地区仍有其踪可寻,此后,渐次消失。然而,“礼失而求诸于野”,2000多年来“踏歌”却始终植根于云南广大彝族民众中,至今仍古韵尤存,生生不息。这种舞蹈一直与云南许多民族的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民族起源、图腾崇拜等社会观念及意识形态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并且一直流传并沿袭至今。“打歌”囊括了彝族的祖先崇拜、英雄崇拜、民族起源、图腾崇拜等社会观念及意识形态等多元不可或缺的文化信仰。广义的“打歌”, 具有歌、舞、乐一体的基本艺术特征,其主要舞蹈型态是联袂踏足;构图形式则以逆时针围圆舞蹈为主。据此,专家学者将分在云南各地具有歌、舞、乐一体基本艺术特征和主要舞蹈基本型态彝族“打歌”“三跺脚”“谷则”“跳乐” “跳脚”“跌脚”“跳掌”“大锣笙”“跳笙”“跳德”“嘎开”等10余种传统民间舞蹈归并为一个大的舞种。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彝族“打歌”(编号667 Ⅲ-70 


  大理州民族文工团选送的白族集体舞《力格髙》是取材于流行在大理州洱源县西山乡、云龙县长新乡和永平县龙门乡白族聚居山寨或与彝族杂居地区的一种古老自娱性集体舞。该舞于2019年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力格高有两种译意,即跳人舞跳土族舞(指当地彝族支系)。这种舞蹈主要在民族重大节日和婚嫁喜庆活动时跳。舞者多为青年男女,老人和小孩也可以入舞,但直系亲属则不能同场而舞。这种舞蹈动作幅度大、力度强、变化多、节奏复杂,没有一定的舞技和好的体力是很难坚持跳几个通宵的。“力格高”是一种自始至终无音乐伴奏的纯舞蹈,其内容分模拟禽兽动作和反映山区生产生活两类,共有18种传统套路(跳法)。模拟性的有:有芝恩罢(意为羊羔吃奶)、王呆光(意为鹰展翅)、五刷气私(猴子纺麻线)、格白私(鸡刨食)、瞒尚爬(马相踏)、牙之白白(鸭子摆尾)等六种。表现生产生活的有:色亦色合(搓衣洗麻线)、四个相迎、四梅花、双麻花、五子登高按早快(叠石头)。其它还有:一步擦、两步擦、三步擦、捞里捞(进退步)、沙语捣(相互转)、尚厂敢(互相擦)等提示性的名称和跳法。部分乡、村的白族群众称其为跳十二属。这个舞蹈的各种跳法均以一步擦为最基本的跳法。其它各种跳法都是在一步擦的前或后,增加或重复一步或几步,并加上上身和双臂的动作后派生出其它的跳法及称谓。此外,跳舞时还不时地喝酒,不时插入特定的呐喊声,使舞蹈气氛更为炽烈。关于该舞的源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格高是白族先民从远古时代的原始狩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另一种则认为山区白族长期与彝族支系的土族、罗倵人共同生活在一起,是吸收并融合了罗倵支系的鲁鲁则舞蹈白族化了的白族舞种。19922大理州加工改编的“力格高”曾入选在昆明市举行第三届中国艺术节”《跳云南》大型专题晚会登上北京和省州文艺舞台。2017年,“力格高”被认定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云南艺术学院的独舞《景颇-祭》,取材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景颇族目瑙纵歌”编号—11目瑙纵歌”主要流行于云南省景颇族聚居区和缅甸邻邦。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就是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期间村村寨寨都要举办目瑙纵歌。届时还有数以千计来自缅甸、印度邻邦和世界各地的景颇族官员民众汇聚到德宏州与当地景颇族同舞共庆。景颇族目瑙纵歌,意为“欢聚歌舞”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强,是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 


  本次展演中云南舞蹈界的青年编导们不约而同地倾心于凝聚着民族智慧、创造力和正能量的非遗舞蹈所占比例很大。云南的编导们与前两年在国内某高端舞蹈创作研讨会上个别“大伽”蔑视、排斥,甚至抵制非遗舞蹈登“专业舞蹈”舞台的“高论”相背而行。由此足显云南中青年舞蹈编导们的文化远见、学术眼光和文化立场!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清晰地意识到,现当代如何更有效对丰富多彩的多民族的非遗舞蹈肢体语言资源进行发展创新,亟待我们继续深入认知、理解非遗舞蹈的根脉和价值。我们务必静下心来,甚至对其语言、色彩、款式、声音、道具,以至技术技巧、语素、语法和结构等细节,进行必要的专题学习、潜心研究。因为,当下就非遗舞蹈编创所营造的语境和综合效应看,个中还存有“大胆有余,谨慎不足”的遗憾。  


  独舞、双人舞历来被中外舞蹈界誉为舞蹈中的“阳春白雪”。近年来,我省所编创和表演的独舞、双人舞的技术技巧确有较大提高。此次展演中的独舞《我要飞翔》《景颇-祭》和《风》的表演者们在技术技巧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和新的突破。然而,从舞台上的艺术呈现观之,我们的独舞、双人舞若与国内其他院团角逐,尚非強项,在编导技法和表演者的技术技巧方面尚有参差不一和明显的差距。类似眼下的这些欠缺与遗憾,只要予以正视,经过磨砺和修炼,将结出经得起广大民众和历史考验的民族舞蹈艺术经典硕果。 


  云南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非遗传统舞蹈经历了数千年来历史的沉积和数万人的不断传承发展,汇成了一朵朵色彩斑斓的舞蹈云霞,编织出一部部精彩绝伦的云南故事,它们继续鼓舞和激励着云南的舞蹈艺术家用自己的聪敏智慧,更加意气风发,激情高昂的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努力地投身原创作品,合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心打造民族舞蹈艺术精品,以更高的思想境界,在更高视域下用漫妙瑰丽的民族舞蹈肢体语言,创编出热爱国家、爱故土、爱民族、爱家园,讲好珍惜今天,拥抱明天的新的云南故事! 让云南民族舞蹈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特约评论员:石裕祖,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评审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省级高校名师、研究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