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文联动态
曹禺奖剧作家云南采风团走进楚雄
  2023年12月20日至23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统筹策划,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剧本》编辑部、云南省戏剧家协会承办的曹禺奖剧作家云南采风创作活动走进楚雄。来自北京、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四川等地的知名剧作家和云南本地戏剧工作者70余人走进楚雄,进行采风、观摩、考察、调研,感受民族风情、文化底蕴,寻找创作灵感,力争创作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中华文化、具有云南元素的精品力作,用文艺的方式宣传好、推广好“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12月20日,采风团在启动仪式结束后,便马不停蹄地从昆明赶往楚雄。当晚,采风团来到彝人古镇、楚雄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彝绣产品交易中心进行调研。楚雄彝族服饰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楚雄彝绣如何从乡村小舞台走到国际时尚之都?大家带着问题,认真聆听讲解,了解楚雄彝绣的文化起源、针法技艺、产业发展,观看绣娘现场刺绣,感受指尖艺术的魅力。

  12月21日,采风团一大早便乘车前往有着“中国虎文化之乡”和“中国绿孔雀之乡”之称的双柏县,在法脿镇李方村观看了别具特色的双柏非遗舞蹈展演《老虎笙》《大锣笙》《花鼓舞》等。村村笙歌,寨寨起舞,古朴而原生态的彝族传统舞蹈,体现了彝族先民最原始朴素的审美观,他们把本民族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融入舞蹈中,并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全新的演绎。曹禺奖剧作家余青峰说,老虎笙表演仿佛如同中国最早的戏曲雏形和最早的沉浸式演出,它整个的生活土壤特别丰富,我们特别需要走到一线去,要脚踏泥土,才能够创作出真正鲜活的作品。



  21日下午,采风团参观了楚雄州博物馆和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感受着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深厚沉淀。在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采风团欣赏了彝剧小戏《花开的声音》、小闷笛独奏《悠歌》、舞蹈《守正》、滇剧戏歌《盛世花开》、彝族民歌《阿噻调》、服饰舞蹈《云绣彝裳》。之后观看了民乐团、歌舞团、滇剧团、彝剧团的日常排练,到剧院艺术名家工作室、服装室、道具制作室等地与剧院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对楚雄州民族艺术剧院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寄予了殷切希望:“大家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坚守民族特色,要坚持守正创新。民族文化要发展,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12月22日,采风团来到姚安县光禄古镇,观看了姚安县农民戏剧协会专场演出。随着小邑拉花《宪法保国护百姓》、梅葛芦笙舞《生态保护造福祉》、坝子腔《姚安是个好地方》、莲花落《孝亲敬老多福报》等剧目精彩上演,姚安县农民戏剧协会的演员们用乡音土语唱出村民心里话,唱响乡村振兴好声音。一招一式、一调一腔十分接地气,千回百转间尽显戏剧艺术魅力。



  云南戏剧文化底蕴丰厚,在当下,戏剧文化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文化生活,是个大课题。姚安县素有“花灯之乡”“梅葛故地”等美誉,这里的农民戏剧协会是云南省唯一一支经过社团登记由农民组织起来、集“创作、演出、服务”为一体的业余团队。云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吴卫民指出,文化建设的底层逻辑是“人民性”,人民喜爱的作品和形式、人民熟悉的情感表达和内容,都是人民文艺存在的厚实根基,“人民群众喜欢它,爆发出来的这样一种绵延的热情,是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特别值得关注的。”
  22日下午,采风团还深入到元谋县物茂土林,体验独特的地质景观,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活动让我拓宽了生命视域,搜集了许多新的创作素材。”剧作家李宝群表示,生活是艺术之母,是创作之源,这是基本规律,是“硬道理”。只有到生活深处去,到人心深处去,被点燃,再燃烧,才能着出一场场生命之火,释放出艺术之光芒。



  12月23日,采风团来到楚雄太阳历文化园广场,参观了十月太阳历历法文化展示馆。彝族十月太阳历是世界上最古老历法之一,有辞旧迎新之意;彝族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之一“彝族年”便是源于该种历法。在广场最高处,高耸的图腾柱映入眼帘,柱上镌刻着的每一幅图案,似乎都在向人们讲述着彝族人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神秘而庄严。进入馆内,只见色彩变化多样,布局错落有致,彝族历史文化的底蕴通过富有互动感的体验式参与,为剧作家们的戏剧创作提供了更多思路。



  23日,采风团还前往紫溪彝村,调研了以彝医、彝药、彝养为特色的康旅产业链,造访了云上乡愁书院,把文化的情怀融入青山绿水间,铺陈于本次采风创作活动的楚雄之行中。
  曹禺奖获奖剧作家张明媛表示,云南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从这里的民间传说到每个少数民族它独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当地剧作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他们只要深入到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挖掘到创作机遇,“这次采风对于我们来说,也是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认识云南的机会,以后我也将会持续关注云南,如果能够有机会和当地合作,我们也希望在这里开创属于我们的创作基地。”



 
 
文/图:党一郡
编辑:董军
二审:李红梅
三审:李秦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