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文联工作>文联专题>党史教育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富宁——云南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云南省委网信办
云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
云南广播电视台、共青团云南省委
联合摄制、出品的
系列短视频《建党百年·口述云南》党史篇
《红色地标·云南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富宁》
视频
富宁
这个位于云南、贵州、广西
三省交界处的县城 
少数民族众多
甘屯红军洞浮雕墙
1931年底,在一位壮族农民的带领下
红军队伍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在这里团结群众,共抗敌军
也让这里成为了云南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这里,就是富宁!
富宁县归朝镇滇黔桂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在广西发动百色起义,正式创立红七军。1930年,按党中央指示,红七军主力向东与中央红军会合,韦拔群、陈洪涛留下,组建了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在广西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在敌人的重兵围剿下,根据地遭受重创。1932年红七军第二十一师师长韦拔群、政委陈洪涛相继牺牲。
富宁县谷拉乡一位壮族农民刘家华到广西与红军取得联络,并带领红军队伍进入富宁(原名:富州),组建革命根据地。
“七村九弄”地区某处位于山顶的红军洞
在红七军独立师副师长黄松坚的领导下,红七军第二十一师改编成右江独立师,独立师余部60多人到敌人统治薄弱的“七村九弄”地区抗敌。在富宁开辟了以“七村九弄”为中心的滇黔桂革命根据地,并在九弄的多立寨召开了边区第一次党代会,正式成立中共滇黔桂边区临时委员会,在临时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
洞楼惨案遗址
1934年12月,红军在富宁县归朝镇对2000多人的队伍进行整编,分为长枪队、短枪队、红缨枪队等。面对蓬勃发展的红色革命力量,云南和广西两省国民党当局极为恐慌,为切断人民群众与红军的联系,他们先后制造了“多曼”、“洞楼”、“太平”等多起惨案。
富宁县百姓用于支援红军作战的农用工具
1934年到1936年间,由于战斗物资缺乏,富宁县百姓集谷捐资、策马裹粮,甚至拿出自家农用工具给红军作为抗敌武器来使用,竭尽全力帮助红军队伍。短短几年时间内,据不完全统计,富宁县就有2600余人参加了红军游击队。
谷留碉堡遗址航拍
以富宁县为中心的滇黔桂革命根据地先后共组建了8000余人的革命武装,与国民党部队、地方民团及地主武装作战50余次,抗击敌人近11万人次的“围剿”,歼敌众多,有效牵制国民党兵力,积极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
采访中,富宁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黄炳会恳切地说:“富宁作为云南省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这段革命斗争的历史像一面旗帜,引领着富宁人民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要守护好、传承好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精神,让子孙后代不要忘记革命烈士们血染山河的事迹,不要忘记革命道路上震撼心弦的艰险历程,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乡村,把老区精神转化成为建设家乡的激情和动力。”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系列短视频
党史篇
共18集
5月14日开始
每周一、三、五、
陆续推出
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让我们一起缅怀“红色人物”
探访“红色地标”
追忆“红色纪事”
重温云南百年革命历程
敬请关注!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党史篇】
出品人:和亚宁  唐  源
总策划:李   茜
总监制:余   雷
总编审:李晓风  赵攀峰
监   制:尹   凡
策   划:卢   钢  
顾   问:余   红  陈祖英  吴宝璋  陈国勇
            高   旗  熊黎明
制片人:卢  钢  王颢茗  缪  勇
总编导、执行制片人:盛雪梅
脚本总撰稿:文  剑
编   导:盛雪梅  刘昶希  李冬梅  王  磊
             陈   婕  李丽萍
视频监制:彭明辉  马志丹
视频编辑:孙安然
制   片:邱黾勉
新媒体产品策划:杨维涵
宣推策划:杨维涵
宣推执行:赵小强  彭明辉  李丽萍  李响文
【本期】
来   源:云南广播电视台“建党百年·口述云南”
             融媒体报道组
视频编导:刘昶希
剪  辑:郭成华
后  期:李   润 
摄   像:杨   清  李世品 
微信撰稿:刘昶希
编   辑:杨维涵
海报设计:舒西蒙  刘国鑫(实习)
数据整理:杨   旭  刘   阳
主   编:盛雪梅
终   审:尹   凡  卢   钢  胡  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