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文艺评论>文艺活动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十年发展历程
 
  2010年,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标志着云南文艺评论活动与评论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经过10年健康有序发展,云南文艺评论事业逐步形成了政治引领更加有力、评论阵地日益巩固、培训研讨持续出彩、组织体系不断壮大、荣誉成就颇为丰硕的良好局面。
 

第一届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合影

  强化政治引领,桥梁纽带作用有效发挥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学习研讨、教育培训、主题宣传等方式,组织引导全省广大会员及文艺评论工作者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思想精髓,不断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牢把握政治属性是协会第一属性的原则,始终坚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相统一,认真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部署要求,坚持以旗帜鲜明、积极有为的姿态,采取专题策划、议题设置等举措,主动表明立场态度,进行深度的理论阐释和学术争鸣,着重把好文艺评论的导向关,推动党的文艺创新理论和决策部署更加深入人心,团结引导全省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第一时间向全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和文艺评论工作者发出倡议,聚焦疫情防控主题撰写文艺评论评析文章,营造团结奋进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夺取疫情防控斗争的胜利贡献了评论力量。



2012年10月30日,“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颁奖典礼暨第六届当代文艺论坛”在昆举行


2015年4月14日,全国文艺评论骨干研讨班在昆开班




  开拓平台阵地,文艺评论声势逐步壮大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后,及时评论和分析各个时期的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动态。我们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阵地作用,办好文艺评论杂志,为云南文艺评论家和文艺评论工作者提供展示才能的舞台。《边疆文学·文艺评论》2009年创刊,该刊物坚持导向性、学术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基本定位,关注时代、关注民生、贴近生活,每年出刊12期,发稿300余篇150余万字,办刊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一度成为全省文艺评论的主要阵地,刊物质量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办刊过程中,连续五届都评选《边疆文学·文艺评论》年度奖,每两年评一次,奖项包括“优秀刊期奖”“优秀编辑奖”“优秀栏目奖”“优秀文艺评论文章奖”等。目前,根据形势任务发展需要,省文联对办刊方式进行了改革,由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负责编辑出版《云南文艺评论》图书,以书代刊集中展示文艺评论学术成果。另外,从2012年开始,省文联以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义与省民族宗教委合作创作云南少数民族文艺精品,一个民族一部纪录片一本书,这项工作目前也在持续推进。2015年以来,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坚持每年出一套五卷本的云南文艺评论文丛,资助优秀文艺评论家出书,并精心选编年度优秀评论文章,成为推动云南文艺评论事业繁荣发展的又一品牌。2019年,顺应新的传播形势,经过多方努力,开通了边疆文学·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定期不定期择优推出优秀的文艺理论或评论文章,随着关注度和点击率的增加,产生了良好的综合传播效应。




  培训研讨并重,助推能力提升效应凸显


  多年来,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参与主办、承办、协办了一系列规格高、规模大的学习培训研讨活动,着力推动云南乃至全国文艺评论工作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2012年10月,协办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颁奖典礼暨第六届当代文艺论坛,本次会议推动引导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正确分析文艺思潮和文艺现象,繁荣文艺评论工作。2015年4月,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一期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组织云南评论家参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讨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审美风范。2017年4月,办全国文联理论研究部门会议,本次会议助推全国文联系统理论研究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交流经验,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和文艺理论评论工作的组织引领作用。除此之外,还分别于2010年11月和2017年9月办了两届中国·昆明原生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推动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原生态艺术和非物质文化方面的民族文化遗存在社会上产生更大影响;分别于2011年9月、2013年10月、2016年7月举办三届云南省中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2015年4月举办新常态下云南文艺评论研讨会,2016年7月举办“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的方向与责任”研讨会, 2017年8月举办《边疆文学·文艺评论》笔会,2018年11月举办《边疆文学·文艺评论》刊物培训研讨会,2019年8月举办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暨文艺评论骨干业务研修班,2020年8月举办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培训班,共同研讨新形势下云南文艺评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推进全省文艺理论评论基础研究,加强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云南文艺评论界的骨干力量,为提升我省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水平建言献策。2015年,还通过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积极争取,大理大学建立全国文艺评论培训基地(全国共22个)。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借助著名评论家进大学的机会,每年组织云南省著名文艺评论家到州市和大专院校举办讲座,受众过万人。



 

  健全组织体系,协会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后,每年都严格遵循协会章程和相关制度,积极发展新会员,并确保会员发展质量。目前,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有效会员为302名,其中:21名会员还加入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20年,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根据中国文联要求,在会员网上管理平台正式启用后,安排专人进行了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数据录入工作,使得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网上管理数据更加完善。同时,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也注重团结会员以外的一大批热爱文艺评论工作的人员,他们主要是文艺理论界、评论界、文艺事业一线的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分别来自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曲艺、杂技、舞蹈、民间文艺、摄影、书法等文艺领域。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同样组织他们聚焦云南文艺、放眼全国,为展现云南文艺评论工作新气象贡献了积极力量。另外,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还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昭通学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两个省级文艺评论青年评论家培养基地,并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和举办讲座活动,为云南培养优秀的文艺评论工作后备人才。2020年,还努力推动12个省级文艺家协会成立评论委员会,力图加强各文艺门类、相关领域之间的评论理论研究和互动交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升文艺评论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制度建设,相继对主席团、理事会履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协会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积极宣传推介,荣誉成就激励事业发展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一直以来都积极推介、宣传云南的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成果,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推荐云南优秀文艺评论作品和评论文章,先后有7人次获奖,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获优秀组织奖。其中:2012年,第八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选中,吴卫民的戏剧评论《“形象种子”与演出形象:查明哲的舞台美感》获文章类一等奖、宋家宏的文学评论《阐释与建构——云南当代文学专论》获著作类二等奖、葛树荣的舞蹈评论《云南民间舞蹈现状调查报告》获得文章类二等奖2014年,第九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选,张永刚的文学评论《当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倾向》获文章类二等奖王晓琳的文学评论《秋天往事:露从今夜白——阅读的诗与思》获文章类二等奖。2017年,中国文联举办的“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吴卫民、王新获优秀作品奖。积极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推荐评论人才,共推荐10人进入全国中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库。今年5月,选送作品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论文征集活动,所报送的三篇文章中有两篇获奖,获奖的两位作者杨荣昌、赵春明参加了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与此同时,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还按照有关要求推荐会员和文艺评论爱好者参加国家层面组织举办的高级研修班,推荐相关会员申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推荐相关会员参加其他各类评比表彰活动,为会员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加强调研研究,完成《云南文艺评论发展状况及问题、对策和措施研究》、《云南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等若干课题的调研报告。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还参与了云南省文学艺术十三五规划起草,云南大百科全书文化卷修订,以及云南省志·文艺志的编纂等工作。




                      

  过去的十年,云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组织创作、建设阵地、参与评奖等方面做了一些组织和服务工作,团结了评论队伍,增强了评论实力,扩大文艺评论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总结和推动了云南文艺创作,在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当然,云南文艺评论的发展,省评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要全盘把握做好整体规划和设计并一以贯之抓落实,把具体工作做细做精,切实发挥协会的作用。
展望未来,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将始终坚持正确的文艺评论方向,努力建设一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评论队伍,着力发挥文艺评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作用,不断提升文艺评论工作能力和水平,增强针对性时效性,扩大传播力影响力,以专业、权威的评论引领创作、引导审美,推动云南文艺评论登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