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文艺评论>文艺理论研究
云南电影七十年:文艺政策助推电影繁荣

  、引 言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这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以其特有的文化形式,彰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云南电影,是这块土地上生发出来的艺术之花,成为向全国、向世界传播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也为广大民众打开了对边疆文化思考和想象的窗口。它的发展、壮大,与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相连。
  (一)“十七年”时期党的文艺方针政策
  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把新中国成立至今作一个历史分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即1949年到1966年,文中称为“十七年”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新文艺的开始,也是中国文艺政策主体建构的开始。第一次文代会上,在《讲话》重要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大会重点研究确定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工作思路。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的文艺政策建设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完善。其中,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文艺思想和基本路线,这个时期的文艺政策经历了一个不断适应、反复变化、不断进步的曲折过程。
  在“十七年”时期,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指导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作为宣传时事最有效的工具,在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民族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当时仍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虽然主张新中国电影业应该在实践、批评和学习中不断改进,但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仍然出现了左倾错误,引发文艺整风运动;1953年,我党提出了“反对公式化和概念化”,提倡“实事求是的社会主义创造方法”的领导。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电影创作从程式化模式逐步转向到对人的关注。在“十七年”这个特殊的文化历史时期,我国创造性地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同时也为我国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电影艺术经验,这些经验为将来探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电影打下了基础。
  (二)“十七年”时期云南电影发展状况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云南电影除了发挥思想宣传的作用外,还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云南少数民族主题电影——《五朵金花》应运而生,这部电影为云南电影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采用民族歌曲和音乐,展示民族特色文化风情。在银幕上,年轻的白族青年男女,在蝴蝶泉边载歌载舞,小伙子用长笛的声音表达心意,他们点燃了篝火,敲起“象脚鼓”唱起歌。在电影和音乐的烘托下,《五朵金花》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有歌、有情、有舞、有景”的白族风情形象。
  除了《五朵金花》,还有许多云南民族电影诞生于“十七年”时期,如《阿诗玛》《芦笙恋歌》等。观众在观看这些具有云南民族文化特色的电影时,其中所呈现出的流行歌舞、民族服饰、民俗节日和充满“边关风情”的奇特自然场景,群众作为旁观者,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完成了边关审美心理的建构和神秘遥远地区的认识。
  (三)“十七年”时期文艺政策对云南电影的影响
  作为文艺界向国庆献礼的影片《五朵金花》,其不仅包含着对艺术水平的要求,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影片通过弘扬主旋律,让观众在享受电影美的同时,还欣赏了云南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众所周知,“十七年”时期的物质文化水平,与今天是无法相比的。但当时,人民感情质朴,热情高涨,在精神世界上的追逐与渴望异常强烈。以少数民族电影为例,它们的播出为生活简单的人们打开了了解少数民族同胞生活的窗口,从中获得了精神想象,为当时的民众带来了幸福,获得了精神的滋养和慰藉。而影片不仅展现了社会主义好,也向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朝气的新中国。
  电影《五朵金花》上映后,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在国内掀起一股学金华热。“金花”,成了模范的代名词和荣誉的象征。电影自1959年上映以来,先后在全球46个国家播映,创下了当时中国电影在国外发行的纪录。如今,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五朵金花》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总的来说,“十七年”时期云南民族电影,展现了云南独特而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基调,影片通过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事物,给人以鼓舞与希望。此时期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也为云南打开大门,让全国乃至全世界,认识云南,了解云南。此时期的云南电影,也成为了云南走向世界的名片。
  二、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文艺政策及云南电影
  (一)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文艺方针政策
  20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和国家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全党决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各项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客观上为艺术创作奠定了物质基础。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时刻,我们的文艺事业重获新生,文艺政策有一些调整,朝着开放、包容、多元方向发展。
  1979年,《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长篇社论,提出“二为”方向,即,我们的文艺事业应当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一方向的提出,文艺事业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发展道路,它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发展的要求,还符合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激活了我国的当代文艺生产力,丰富了文艺创作形式和艺术风格,开创了现实主义文艺复兴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二)改革开放时期云南电影发展
  与我国其他影视制作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云南的本土影视制作存在着起步较晚,发展较为滞后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前,云南没有独立的本土创作的电影。1978年至1979年,《五朵金花》和《阿诗玛》重回大众文化,这一举动调动和激发了中国现代电影艺术家的文化创作热潮和激情。1979年,昆明电影制片厂与中国西安电影制片厂共同合作拍摄了电影《黑脸人》,《黑脸人》的正式拍摄,标志着云南无法独立制作的电影和故事片历史的告终。1982年,电影《叶和娜》正式上映,这部电影由云南昆明电影制片厂独立拍摄制作完成。电影的正式上映,意味,云南  昆明  650031着云南正式独立拍摄电影的历史已经打开。随后,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创作完成了《洱海情波》《姑娘寨》《无头箭》《台湾情侣的奇遇》等一系列电影。并且开始尝试制作写实电影和商业电影。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云南地区的影视艺术创作再次迎来了发展的重要阶段。1996年,电影《太阳鸟》完成创作拍摄。该片根据杨丽萍女士的真实生活阅历改编而成,讲述了深山里的少数民族少女小塔娜的成长历程和情爱探索。影片通过自传的形式,完全进入本人的心理世界和艺术世界,连带着深刻的文化含义,孔雀文化,家庭记忆,回忆部分充满野性和原始,叙事影像丰富而大胆,反映了一位少数民族舞蹈家的艺术价值与艺术灵魂。此片曾获加拿大的蒙特尼尔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
  在国家“9550”项目的领导下,云南拍摄了多部以少数民族题材为主旋律的电影,如《金沙水拍》《彝海结盟》等,这些电影突出了云南电影业在改革开放时期取得的巨大成就。1994年,《金沙水拍》电影作为庆祝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性献礼电影片首次上映,这部电影充分运用了毛泽东题材的独特性,通过一段长征路上的特有“回忆”,栩栩如生地刻画和塑造了毛泽东的形象,并通过拍摄毛泽东及其战友和其家人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再现段那些众所周知,但又鲜为人知的艰难岁月。这部电影成功地展示了一位友好的、和蔼可亲的伟大领导者形象,它没有完全继承“高大全”的英雄主义电影套路,它以一种带有感染力的细节,为后来的中国历史主义题材的电影奠定了理论和创作思想基调。这一时期的云南电影创作者们,凭着多年的积累,怀着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后,对党的感激之情,创作出了许多较高水准的电影作品,这些作品深受当时广大民众的喜爱。
  (三)改革开放时期文艺政策对云南电影的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云南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认真执行贯彻中央的政策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全会精神,开拓进取,多次举办影视文化艺术创作学习研讨会,带动了云南影视事业的繁荣,云南省的文化事业也迎来了其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20世纪80年代,随着“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提出,党又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在这一时期,逐步向类型片拓展,许多充满本土特色的爱情片、战争片、神话片等陆续涌现。此时的云南电影在党文艺政策的号召下,不仅向民众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社会主义好,还让民众进一步走进云南,了解云南的历史、云南的文化,了解“云南之魂”。
  1996年12月,云南省委召开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将云南“建设成为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发展设想。这一设想的提出,进一步确立云南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长期目标、任务、举措等。改革开放后的云南电影在党中央文艺政策的支持下,逐渐“由表及里”、“由外及内”,向人们展示着特有的“云南精神”。
  三、新时代党的文艺政策及云南电影叙述
  (一)新时代党的文艺方针政策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动摇。广大的文艺工作者想要真正地创作出具有独特民族特点和彰显民族个性的优秀著作,就要深入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民族复兴不仅要求我们实现“民富”,更需要“文艺复兴”。我们的文艺事业要想可持续发展,不断繁荣,就要以文化自信为坚实基础。文化自信是民族前进的基石,积淀着最深厚的民族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是“舍生取义,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固民族信仰之“根”,铸理想信念之“魂”,坚定不移地在文化的道理上越走越远。
  社会主义的文艺,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人民的文艺,是从人民丰富的生活和伟大实践中汲取的营养。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充分强调文艺的人民性。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其领导中不断强调,文艺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离开了人民,文艺就像是无根的浮萍、没有灵魂的躯壳,文艺工作者的崇高抱负与精神追求,都应该跟随人民的脚步,走出方寸的天地,读遍大千世界,让自己心跳永远伴随着人民的心跳而动。文艺作品一方面需要反映生活、反映民情、听取民意,另一方面还要敢于为人民发声。这不仅是党对于文艺战线的根本要求,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要求。文艺工作者们应高擎民族之火,吹响时代发展的号角,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我国文艺事业繁荣注入新的力量。
  正是党“二为”方针的贯彻下,在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关于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的深入讨论下,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才能真正走进了生活,植根于中国人民,真正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创造了一大批符合时代号召的现代化作品,艺术家们写人民、为人民、服务人民,他们在历史上谱写了新时期、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开创了文艺多姿多彩的春天。
  (二)新时代云南电影发展概况
  进入新世纪以来,云南又一次开启了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高峰。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电影在国内外电影节上屡获殊荣,期间涌现出一大批的优秀作品,如《花腰新娘》《河内河内》《别姬印象》《临沧的诱惑》等,这些电影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具体来说,新世纪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创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电影的题材选择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题材到更加注重挖掘人的内心深处的声音,电影人物选择大到国家公仆,小到普通群众们对于生活琐事的关注。电影《云的南方》《好大一对羊》《马背上的法庭》《光荣的愤怒》《走路上学》《背上歌声去远方》等,从不同的方面,体现了新的世纪以来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关怀,也体现了中国电影对于现实主义探索的深度与广度。例如,根据现实改编的电影《马背上的法庭》《走路上学》,这两部电影一部是以国家公仆的角度讲述故事,一部是关注云南山区的希望工程的发展状况。然而,这些具有旋律性的电影没有遵循以往电影作品在其叙事中的刻板印象,而是以质朴的艺术风格,成功地塑造了村里的法官老冯和傈傈族小姐弟的形象,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对于人性的真实解读与阐释,对于山区希望工程等问题的探索与思考。两部电影均在国内外获得多项大奖,受到了行业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好评。
  其次,云南电影在市场营销浪潮的推动下,云南国际电影行业创造性地制作了大量的商业电影,如《石月亮》《花腰新娘》《怒江魂》等,这些电影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适应了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在这些电影中,大部分都有一些关于少数民族历史或人物的具有传奇性叙事特点,例如电影《石月亮》,将故事背景设置在清末云南怒江大峡谷,石月亮,本是高黎贡山中段3300米峰顶上的一个贯穿洞穴,孔窟深百米,高大突兀,着一层白云的蓝天,它高高地矗立在滚滚的怒江之上,就像一座天地之神灵,永远守护着这里的一切:包括天地、怒族、独龙族的人民,保护着中华民族,电影通过独特的叙述方式,讲述了我国少数民族都奋起抵御英国殖民者的侵略,历经艰苦、殊死与抗争的故事;由章家瑞导演亲自执导的《花腰新娘》,是当时云南电影中一部成功的艺术与商业相结合的电影,影片由青年演员张静初和印小天担任主角,通过讲述一个充满浪漫的爱情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少数民族年轻人的纯真和悲伤。
  (三)此时期文艺政策对云南电影的影响
  2002年至2006年,云南的文化与艺术事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且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自2013年以来,云南省政府在推进影视艺术创作方面不断加强与其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立志将云南打造成为南亚和东南亚的辐射核心。
  近几年来,云南省政府始终把繁荣云南影视创作、发展云南影视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自《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多部影视剧在全国的广泛播出,丽江、文山、普者黑等地,已经逐渐成为了热门“网红”旅游景点。云南省充分运用影视产业,一方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荣与发展,另一方面,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旅游的相互结合。电影《巧渡金沙江》,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一方面反映了云南人民光荣的革命传统,另一方面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广大民众展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今天,云南的电影事业稳步发展,并且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云南篇章;纪录片电影《落地生根》,经过了四年的拍摄和创作,深扎怒江扶贫一线,围绕云南脱贫攻坚工程,反映了民族团结进步、生态工程建设的落成与发展;围绕讲好西南联大教育救国故事,推出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电影《九零后》,通过对16位超过90岁的“九零后”联大学子的采访,突出这批有学子在西南联大“刚毅坚卓”校训的砺炼下,坚持爱国、科学、民主的理想信念,在爱国奉献中得以自我实现,很有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2021年,电影《新五朵金花》在云南大理正式开机,该片主要讲述了云南女性克服重重困难,敢于追求自我的幸福生活、追逐自己的音乐梦想的故事。该片从2019年开始策划,是云南省委重点扶持项目,得到了中宣部精品电影专项资助资金,中宣部和国家电影总局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新世纪以来,云南电影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逐渐形成本土品牌,有利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云南以电影产业为翘板,带动其他产业齐头并进,为云南发展赋予了新的动力。
  四、总结与展望
  中国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从云南起步并走向全国的,云南与少数民族电影相互成就,云南催生了少数民族电影,少数民族电影宣传了云南。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引下,国家倡导精品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大力扶持各种主题电影创作,更多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经济力量注入云南电影产业,包括微电影在内的云南本土电影遍地开花,在题材、类型、创作手法上实现多样化和新高度。云南电影未来可期,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付攸茵,杨奇清.建国七十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回顾与反思[J].中国电影市场. 2020,(02)
  [2]逐梦40年:文艺政策引领文艺繁荣[J]. 中国日报网,2018,10
  [3]李淼,谢波.改革开放40年云南影视创作的发展与反思民族艺术研究.[J] 2019,32(03)
  [4]中国电影报道.两会特别报道“我爱家乡”云南电影产业稳定发展.[J]2020,05
  (作者单位:云南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