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文艺评论>文艺理论研究
“诗化”的表达——大型现代滇剧《张桂梅》观后
  前些天观看了云南省滇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滇剧《张桂梅》我被深深地打动,被时代楷模张桂梅的精神品格打动,被滇剧艺术家的精湛艺术打动。
  关于政治性较强的题材,红色题材、革命历史题材、英模题材怎么写?写什么?对于剧作家来说真是一个大课题。虽然我们都知道,马克思说要“莎士比亚化”不要“席勒式”,专家、理论家也说,要艺术、要美,作品要影响人、打动人,要传得开、留得住,要做到“三精”……但真刀真枪干起来却真不易。如果不是进过“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恐难做到。当然,有无所不能的孙悟空,更有执着坚守戏曲艺术的勇士们。从社会主义的文艺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讴歌时代,歌颂英模,弘扬主旋律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哪怕是千难万难。另一方面,我们社会主义文艺的评论批评,也应讲政治站位,讲“四个意识”,讲时代意识,讲中国情怀。同时讲艺术表达,讲审美,讲规律。而省滇剧院精心打造的这一出歌颂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大型现代滇剧,就是一部讲政治,讲艺术审美,充满革命激情和诗情诗意的佳作。

  一、高度提炼的诗化叙述。
  正如此剧的编剧李世勤所言:怎样把张桂梅这样一位真实感人的时代楷模通过古老戏曲很好地表现出来?是艺术的,戏曲的,又回避开概念化、偏平化?的确并非易事。现在我们看到舞台展现的剧作,是经过作者深入思考精心设计,是有深度、厚度、宽度和温度的作品,是资深编剧多年艺术创作经验的结晶。是成功的戏剧艺术作品。
  他们没有简单地讲述英模故事,而是选择作者认为英模事业人生中几个最具价值的事件,进行开揭和抒发。“家访”抒发母爱之情,“筹款”表现信念之恒,“建校”再现初心与理想。序,是一个典型形象的诗化概括,尾声是主旨与精神的升华。全剧没有按时间进程、故事发展线索展开。从同事田秀云的讲述开始,闪回到张桂梅初到华坪入戏。……夹叙协议,时空交错,特别是小桂梅与大桂梅的对话,此设计虽然不新,但在此剧中的运用,让人感到非常巧,且准确而艺术地表现了英模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情感有血肉的女人,她的困惑、艰辛、痛苦以及英模不同一般人的坚定理想和共产党人的精神之光。表现得入骨入心入情入理,感人至深。
  两位编剧谙熟戏曲特征与优长,懂得戏曲最美之处是写意,是抒情。全剧运用大量诗一般的唱词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抒发多样的情感状态。有对唱,伴唱,有帮腔、有合唱,更有多处震撼心灵的咏叹调式的核心唱段。在第五场,张桂梅与小桂梅的穿时空对唱:“身对身、眼望眼、心问心……”一串的排比句,诗味十足,曲意浓纯。全剧五场戏的结构设计,序和尾声相照应,如同合辙押韵的七言律诗般精致完整。
  二、深情酿就的韵律声腔。
  我们知道,滇剧是云南文化地域文化的象征和名片,滇剧又是中国十大古老剧种之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许多的文化瑰宝值得我们弘扬和珍视,其中,滇剧音乐唱腔就是滇剧艺术中令人痴迷的重要部分。襄阳、胡琴、丝弦……或刚劲或阴柔、或细腻或粗犷、或乖巧机趣或幽默滑稽,或清丽质朴、或狞猁豪放,……美不胜收。现代戏《张桂梅》在这样一种美的基础上,加之成熟精致的音乐声腔设计及演奏演唱,不敢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但可以说:美得不行不行的!过瘾!此剧的音乐设计,唱腔设计,配器在导演总体风格把控下,宏观上展现了一种新时代都市戏剧的审美追求。音乐家把古老戏曲韵味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滇剧音乐声腔之美。不仅“三下锅”,而且把张桂梅最喜爱的“江姐”“红梅赞”相结合、与时代性音乐旋律融合与联接,配器手段丰厚立体、饱满优美,情深意切,准确地表现了主人翁的心境与精神世界。演奏者们精湛技艺,和谐统一的伴奏,不论文场武场的艺术表现,都达到了一个令人陶醉的境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正可谓:情到深处理自在,滇腔新韵“梅花开”。
  三、入心入情的表演品格。
  戏剧是综合艺术,但从中国戏曲的规律来看,又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很难想象好剧本、好音乐、好导演、却围绕一个不相匹配的主要演员在创造,对剧组对观众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痛苦?而一个好的演员、一个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往往是剧目成功的重要保证。因为中国观众有“看角儿”的传统。我想说的是滇剧《张桂梅》中,女主角张桂梅的扮演者王润梅就是此剧取得成功的重要人物。不是指她作为院长,作为此剧创作的策划者的重要性。仅从她作为表演者的角度来看,她是当之无愧!她有深厚的传统功底,丰富的社会阅历,人到中年的人生感悟,多样的角色体验,不论是传统戏、现代戏都有丰富的艺术创造经验。曾在《陈园园》《廋马御史》《江岫关》《秦香莲》《大山作证》等多部传统剧、原创剧目中担纲主演,而且是京剧艺术大师关肃霜先生的关门弟子。斩获过多项国家级省级表演大奖。她形象俊俏,嗓音甜美,在业内有“唱不死”的“正功大青衣”之美誉。在我省戏曲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优秀表演艺术家。
  听她谈及创造人物的心得时讲到,她是被张桂梅老师的眼神所打动、被启发。啊!这不仅是从外形入手研究创造人物,是走到了人物原型的内心,是由外到内、再由内到外的体验与表现。难怪塑造得如此生动形象,可以说把张桂梅老师的特征气质和精神内涵表现出来了,而且是艺术的,戏曲的。这在古老戏曲院团,传统桎梏
  极多戏曲剧种,并非易事!真令人叹服。
  有人会说你的评价不在重点,是的,王润梅在此剧中最为闪光和华彩的是她的声腔表现。此剧是以唱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剧目,全剧有多处大段的核心唱段,王润梅表现得如鱼得水,随心所欲,悠然自得。细腻委婉之时如幼蚕吐丝,高亢激昂时如江河奔腾,抑扬顿挫时似惊兔跳躲,迂回抒展时似苍鹰舞翅。那一段段丝弦、胡琴、阴调……在剧场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得到专家的高度好评。给我们留下深刻而强烈印象。
  这几年我们注意到,省滇剧院一直在探索现代题材剧目创作,以适应时代需求,近十年创演了近十部大型剧目和多出现代小戏。特别是周龙导演的加盟,在学院派、学者型艺术家周龙教授的引领下,省滇剧院的表演风格,现代戏表演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大小角色都能认真体验,走心入戏,遵循“讲行旦,不讲行旦,从人物出发,讲程式,不讲程式,从生活出发”的戏曲表演创作规律,讲继承也讲创新,讲学习借鉴更讲剧种根脉源流。不像有些院团,“老戏老演”,“新戏也老演”,在陈旧传统的道路上爬行,远离了时代,远离了当代戏剧审美格局。就现代戏表演而言,可以说省滇剧院走上了良性健康发展的道路,其水平己在全国“高段位”层面。值得肯定和推崇。
  (作者介绍:张红明,198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专业,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教授,国家一级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