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文艺评论>文艺理论研究
王新:儿童美育唯创作、比赛不可取,探求诗书画融通之道
  编者按:云南大学王新老师的新书《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日前已出版,社会反响良好。相比于其他的儿童美育方法,他提出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全新体系:诗画融通、五位一体“金字塔”结构、知行合一的“全人”教育体系。通过视角、创作、想象力、跨界、传统、酝酿、自觉等七个方面的美育教育,培养孩子生动的创造力。王新如何理解儿童美育的功能和途径?他的认知对家庭和学校教育有何启发?我们就此访谈了王老师。

 

  记者:《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的写作初衷是什么?有没有哪些灵感是来源于在您和孩子相处中的细节?

 

  王新:初衷有两个:种下一粒美好种子,守护一颗天真心灵。

 

  给女儿写这本书,三岁时候,就让她随意乱翻这本彩色打印的书稿,是为了在她心中种下一颗从接近美、到理解美、进而创造美的种子,期望她拥有一颗又美又好的健康心灵。美加上善才是好,天真又是美和善的前提,所以天真的美好的身体和心灵,是我们所有儿童美育的起点。我常想,反思自己一路走来,最有价值的教育是什么?

 

  我在湖南乡下的山光水色间杂花乱草般长大,爱花花果果,爱鸟雀虫鱼,也爱唐诗宋词。我一直记得叶嘉莹先生讲“诗词最大的好,在于让人心不死”,所以一直到我硕士、博士从事书画研究,在人生的起落顺逆中,诗词从未忘情,数十年来穿梭于诗词与书画,蓦然回首,我发现眼中景、心中情、襟中魄,已然澡雪呈新。所以我坚信,天真烂漫的自然,古典诗词书画,应该是实施儿童美育最好的载体和途径,是给我种下美好种子的“老师”,也是我思考儿童美育的着力点。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物质涌流,诱惑众多,“乱花渐欲迷人眼”,社会上众多形形色色的才艺培训,与贴合儿童本真的美育天壤悬殊,甚至有戕害孩子天性的可能,所以我想自己写一本书,用自然,用人类文明的经典诗画,来守护孩子的天质。

 

  确实有很多灵感,源于和孩子的相处。做父母,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有时候就是我们的老师!他们的性灵,明净柔软如春水,莹然照澈生命的自性,时时提醒我们归家的路。例如,我女儿两三岁时候,先天的悲天悯人,书里记录了很多小故事,这种博爱万物的深情,让我深深感动。所以在培养“滋润的情感”章中,我专门设计了从经典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博爱众生的同情”一节。

 

  记者:相比于其他儿童美育方法,您提出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全新体系,请您介绍一下这一教育体系。

 

  王新:关于儿童美育,我提出了一个诗画融通、五位一体“金字塔”结构、知行合一的教育体系。

 

  我陪伴孩子成长,反观自己成长成人的历程,发现“全人教育”是根本,也就是孩子能够从小涵育健康、完整、和谐的人格,能够拥有锐敏的感觉、滋润的情感、清明的思致、生动的创造和斑斓的底色。这五个方面实质构成了一个健全人格的“金字塔”结构,生命底色是塔基,感觉、情感与思致(内涵着知性、情感、意志)是塔身,创造力是塔尖。这样的“全人”教育,我们在大学教育里,称之为“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事实上,生命多么神奇,生命多么脆弱,教养健康的“全人”,我们早就应该始于孩童,经于少年,成于青年,儿童教育与中等教育、大学教育应该一脉滋润,节节通连。

 

  经典诗词与书画,因为经受了久远的时空考验,是实施儿童美育最好的载体,按照儿童美育与全人培养的五大内容,我在学理深层寻找诗与画间的融通,以这些诗画融通的部位,春风风人滋润性灵,十分美妙。

 

  在理论构建同时,我也提出了四条儿童美育的实践途径:艺术欣赏是主体,艺术创作是辅助,艺术批评是引领,艺术人文是教养。当今的儿童美育有一大误区,就是唯创作论,期待孩子创作出多少作品,多少获奖,这是本末倒置,其实儿童美育中,艺术欣赏一定要优先于艺术创作。

 

  记者:您认为相比单纯的古诗或者美术教育,“经典诗画融通”这一教育方式有哪些优势?

 

  王新:之所以选择诗画融通的儿童美育方式,还可以在学理上,作三点说明:其一,诗词与绘画,皆是有情有象,有情致温柔,有象得生动,对于儿童来说,有情有象的世界才可亲近。其二,诗词、绘画中皆有音乐,中国古典诗词平仄起落、回环往复,有高歌低咏的音乐感,为大家熟知;然而,中国宋元绘画长卷中,也有仰观俯察、徐徐展卷、节节打开、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音乐感,在西方现代绘画中同样有点、线、面起落开合、呼应舒卷的音乐感,所以我们通过诗词与绘画两个品类的“读”与“看”,实际上把音乐这第三个品类的“听”,也带进来了,这样对全面开放孩子的感觉、完整熏习孩子的人格,也就更水到渠成了。其三,根据脑神经学的最新研究,人的大脑分成左右脑,左脑主理性、语言、分析性逻辑思维,右脑主感性、直觉、空间与综合性形象思维,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可以大大地兴发人的创造力。很显然,诗词,作为语言艺术,有利于孩子左脑开发,绘画作为空间艺术,有利于孩子右脑开发,诗画乐融通的美育,有利于孩子左右脑协调平衡发展,大大促进孩子的大脑潜能含蓄。

 

  另外,要强调诗画融通并不是简单的诗画搭配,而是内在的学理契通。例如:李白的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与夏加尔的《我与村庄》它们内在关联是什么?这里面我讲到了“无理思维”,“两人对酌”和“山花开”是无理关系,《我与村庄》里面的各种意象并置,也是无理关系。而这些看似风牛马不相及的诗和画,从内在的学理逻辑来说,又是风牛马可相及的。

 

  记者:谈到孩子的感性能力培养,您提出“微妙感”,并放在最高层级,是何用意?

 

  王新:美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对一个人的感性能力的熏习和教养。

 

  鲜活的锐敏的感觉,不仅是健康优美人格的前提,也是所有审美的基本前提,还是创造力的重要前提。儿童美育无疑要注重引导孩子眼、耳、鼻、舌、身全面开放,培养其看、听、闻、品、觉的感知能力,甚至是多种感官互通的“通感”能力,或单一感官强化的“闭感”能力。

 

  一个人感觉敏锐与否,就在于他能否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幽微与美好。所以我尤其设计了处在最高层级的微妙感培养,诗词选择南宋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影、暗香、月下梅、水中影、水月香,此般若有若无、似虚似实的意境,是很微妙的,极能培养孩子的锐敏感觉。绘画取元代赵孟頫《双松平远图》,这是一幅其以书法入绘画的代表作,树枝篆法所画,圆实;近坡飞白写就,苍老;远水,侧锋拖出,毛涩。这些线条质感各个不同,让孩子数一数、摸一摸这些线条,对培养感知微妙的能力,必然有所裨益。

 

  提出微妙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商业主义、消费主义宰制之下,人们的感官常常被过度征用。用刺激的图像夺人眼球,用大分贝音乐震撼耳朵,通过极大的感官刺激,生产欲望和需要,使得人类的感官正在逐渐地丧失和钝化。因此我希望通过艺术的微妙,来守护孩子健康的身体感知能力。

 

  记者:请您特别谈谈诗画融通的美育对于孩子创造力培养的价值。

 

  王新:在我的这个美育体系中,通过视角、创作、想象力、跨界、传统、酝酿、自觉七个方面,着意培养孩子生动的创造力。视角讨论换位思考带来的创造,创作描述了创造过程的随机性与偶发性,想象力是创新之根本,跨界是通过诗和画两个品类的跨界交叉以创新,传统言明传统对创新的内在助力,酝酿体贴创造的真切状态,在放松的意态中,涵融,发酵,兴发生机。尤其选择了“自觉”诗画内容,中国文化艺术历来强调心性修养、人格修炼与艺术、学术创造的关系,自觉以觉悟,是人格境界与艺术境界创造的最重要途径,艺品通、学品通是学术与艺术的最高境界。当然,或可以强调的是,据国外学者研究,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创造力一般要强得多。

 

  还要指出两点:其一,这些经典的诗画,本身就极其具有创造力,在艺术上往往都是书写了创造力第一的作品;另外,诗画融通也是我的一种创新,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内在关联起来,里面蕴含了一种发现的思维,有专业的学术探索性。

 

  其二,美的创造力是一切创造力的根源。我认为,人类文明有三种创造:一,健康生命的自我实现,即高峰体验,普通如你我,皆可具有;二,一般性的专业创造,即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皆为创造,一般须经专业训练;三,卓越的原发性创造,即革新一个学科,乃至一个文明、一个时代的思维与世界观,是少数的天才“妙手偶得之”的结果。前一种创造,往往是后两种创造的人格前提与基本氛围,所以美的创造、美育所造的健康人格,是一切创造的根源。

 

  记者:现在很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教育焦虑,请谈谈家庭美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王新:首先,我提出这一美育体系,就是为了打通家庭美育和学校教育。前者是前提和基础,后者深入和展开,两者并不是隔断和对立的。某种意义上讲,家庭美育在现有教育体系中,意义最为本源。“家”对每个人来说,具有原初性,既是出发点,又是回归处,在温情脉脉的血缘亲情氛围中,德性、情感教育的潜移默化,审美品位、格调的自然涵养,学术、艺术的世家承传,对孩子的成长成才都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要特别强调家庭美育的亲缘性、私密性、默会性。家庭美育中传承的知识,往往带着温度和情感,氤氲着一种氛围,还有些更是亲亲授授的“默会知识”,难以言传,必须体证,所以不难理解很多学术大家比如钱钟书,艺术大家比如文征明,都是出于世家。所以父母和孩子共同亲身参与、体验的家庭美育氛围,对儿童美育,十分重要,用保加利亚教育家洛扎诺夫理论,此即为暗示教学法。

 

  最后,家庭美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以贯之的。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不重视为本科学生提供一流的通识教育(亦可称博雅教育,博雅教育侧重人格养成,通识教育侧重知识通达),当今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实践有年,但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大学教师深有感慨:到大学才进行通识教育,为时尚晚。事实上,1945年,哈佛大学在科南校长的领导下,推出了著名的《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其中不少篇幅就在讨论中学通识教育。因此我作为一个出生于教育世家、并且有着近二十年大学教龄的大学教师,大胆断言:大学通识教育应该溯源而上,延伸到中学教育、小学教育、乃至幼儿教育。现代大学通识教育要义是:以文明的“共同经典”,塑造“共同价值”认同,涵育又美又好的“共同人性。”

 

  诗画融通的儿童美育,可以深度勾连大学通识教育,为孩子成长成才提供饶有远见的教益:构建以“生命底色”为塔基,以“知性、情感、意志”为塔身,以“创造力”为塔尖的博雅人格教育,即“全人教育”;追求艺术跨品类的“融通”,就是“通识教养”;选择诗词经典与绘画经典的教学,就是重返文明优雅之源,守正归根。

 

  

 

  王新,(1979、08—),湖南宁乡人,现为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华文促会美育分会副主任,《江汉学术》编委,云南大学“东陆学者”,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师,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持云南大学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省级课题6项,获教育部、中国文联、云南省政府、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人民文学》等全国文章奖励10项,在各大报刊发表术论文、作品100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从事艺术史论与视觉文化研究。著有《诗画乐的融通》(中国社科出版社,2012)、《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新星出版社,2014)、《孤往雄心:发现“德国学派”艺术大师全显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清水才华:关于乡土与艺术的风雅笔记》(东方出版社,2018)《德国学派艺术大师全显光谈艺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2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