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文艺评论>文艺理论研究
疆嘎|教学相长致远 知行合一登高——有感云艺舞蹈学院舞蹈诗《纳西记忆》
 
近日,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编导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展暨2024届毕业晚会——纳西族舞蹈诗《纳西记忆》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隆重上演。这样一台充满活力、清新明快诗意盎然的晚会,在这寒冷的冬天,犹如点燃了丽江的纳西火塘,带给围观者一袭冬日的温暖。这群学生创作者们在此次汇报演出中,将他们的创作视野投向“既有山城之貌,又有水乡之容”的丽江,他们以采风学习的“学子”视角作为全剧叙事空间,用具有隐喻的色彩形式和简洁的当代创作手法,讲述了极具神秘韵味的东巴文化及淳朴的民风民俗。学子们在采风学习的过程里,体会古拙优美的东巴文字,了解纳西族古朴纯真的生活方式,感受纳西族独特的风情与魅力,练习充满历史韵味的东巴舞蹈,聆听白沙细乐之“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与纳西族男女老少围圈打跳,欢呼雀跃,激荡心中的一腔热血。作为舞蹈编导本科专业的毕业大戏,学子们既要在作品里展现自己的青葱岁月、还要致敬自己所学所感的民族民间舞蹈,他们在集体编创的舞蹈诗《纳西记忆》这部艺术作品里,以学以致用的态度和知行合一的手法交出了一张合格的答卷。舞蹈诗《纳西记忆》这部剧在主题构建、艺术表达等方面,为舞蹈编导专业方向的毕业晚会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建于立1996年,1999年开办本科,2022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编导专业始终围绕“尊重传统、传承创新”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云南丰厚的民族舞蹈文化资源为基础,不断构建能思、能编、能写、能研的“四能”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全国所需单位、团体输送从事民族舞蹈编导及相关教学、编导理论研究与舞蹈文化传播等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舞蹈编导系教师创作了数十部原创民族舞蹈诗剧、舞蹈作品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与展演获金、银、铜奖、“十佳编导奖”“十佳作品奖”“云南文学艺术奖”“指导教师育花奖”等。代表作品有:傣族大型舞蹈诗《行走的贝叶》、独龙族大型舞蹈诗《独龙情怀》、基诺族大型舞蹈诗《跟着阿舅走》、傈僳族群舞《瓦久瓦娜莎》、佤族群舞《阿佤》、傣族三人舞《串哨》、彝族群舞《弹弹弹》、群舞《黄河儿女》、哈尼族群舞《灵境》、景颇族群舞《刀》、傣族三人舞《晨耕》、彝族群舞《幸福的脚步》、当代舞《赤光之灯》、傣族群舞《生命的摇篮》及傣族独舞《傣雨悠悠》等等。

一、准确形象捕捉和高远意象发掘架构出舞蹈诗《纳西记忆》的生动气韵

纳西族舞蹈诗《纳西记忆》从学子们走进丽江开始,即开启了古老且神秘的采风之旅。在石板路上、在青砖白墙的小巷房屋中,从推开那扇门开始,火塘边的纳西故事就铺陈开来。

故事从具有传承色彩的老东巴开始,老东巴用一段极富丽江特色的原性舞蹈,揭开了生灵复苏,万物共生的镜像,世间万物静默如谜,有灵且美。雀跃的青蛙、猬起鸡连的刺猬、嬉戏的山羊、悠然的牛群,它们相互指引、和谐共生,趣意盎然。

在这片如诗如画的富庶之地,高天上流云,飘渺于天际,摇曳自西东,依风自飘浮。舞台上,一束柔光铺成了一条路,在蓝色的天空上,身着白色纳西百褶裙的女孩们以纳西族传统的步伐,轻舞裙摆张开臂膀,配合灯光的流动从远山走来,此时的“云朵”有着千形万象,其动如烟、其色如雪,在云卷云舒中散发着无穷意味,随着舞台上调度的不断变化,卷云漂浮,漾散于热土。其融合似交织,其融汇似和谐,这恰是我们采风的学子所向往的云深不知处和直道漫山是白云的真实情景。

此处的“云朵”所表意的纳西女儿与尾声中人群纷至沓来,伴随着纳西三部曲围圈打跳形成了呼应。当舞剧中的“白色的百褶裙”“现代服饰的学子”“传统的纳西服装披星戴月”出现在观众眼前时,观众将自身审美经验和剧中人物联结起来,获得了一种对学子们学习、创作、表演的使命认知与共鸣,构建起“蔚蓝的天空——广阔纯净的白云”“年轻的学子”“丽江记忆——女性柔美”等多重意味的感受。这样一种艺术想象,推动了舞蹈诗意的表达与情感的抒发。舞中的“云朵”,充分展现了纳西族妇女形象的价值意义,增强了关于女性生命意味的艺术表达,形成诗意化的表达空间。
这就是学子们的舞蹈诗《纳西记忆》的第一个篇章,以传统文化作为缘起铺陈故事,以“云朵”这一色彩形式作为意象,将其作用于题材与故事的开掘。创作者们对舞蹈诗中“意象”符号的解码与应用,拓展了观众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舞蹈的感性认知空间,推动了学子们捕捉形象、建立意象,学以致用、表意优先的创作作品深层次表达。

二、诗化的结构逻辑与语言的学术生成浇筑舞蹈诗《纳西记忆》的四梁八柱

纳西族舞蹈诗《纳西记忆》的第二幕,学子们在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和学以致用的舞台空间里,他们把纳西传统文化的传统劳作和生活场景、用学术性思维及一双发现的眼睛结合舞蹈编织技法一一铺陈开来。此时的舞台就有了:在群山重叠、层峰累累的山间,铃响马来。这一群茶马古道上勇猛的男儿,血性的纳西男儿,为了生计、为了生活,这一群赶马的汉子在马锅头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排除万难、一路歌唱。这样的一段舞蹈,把当年马帮走马商旅丝绸之路的镜像,还有纳西男儿的性情,都表达得充分、鲜活、生动。

在日出日落和斗转星移间,采花女儿如星,散落于山间,采荛花、撷原材,背篓附肩行于山林,手疾如梭赛荛花。在这样的劳作情境里,编导把纳西族女性的劳作之美表达得很充分,背篓是纳西人生活里最常见的器具,而背篓背负的除了劳作工具和生活用品,也是纳西女人任劳任怨的态度和勇毅前行的精神。

天然树皮沉睡于阳光下,在一声声捶打中苏醒,承载着纳西族人民的智慧,造就千年不朽东巴纸,它是跨时空的信使,它“纸”无止境。

“见木画木,见石画石”,跃于纸上流传万年,写无定法形意兼备。它们依类象形,图以为文,依声托事,变易本形,这神圣且浪漫的“跳动”,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

在这样的两段舞蹈里,无论是造纸还是书写,都铺陈了深厚的纳西族族群的文化符号,这样的文化符号里彰显的是丽江的文化与纳西族的文明。这是丽江文化和纳西文明的真实写照,一个族群、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无不是通过介质纸张和书写才能够完整的记录传承下来,而矗立在丽江大研古镇城门上的天雨流芳正是这种文化和文明的真实写照。
在这一章节里,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学子们的所看、所思、所想和所学。其一是用“情感的逻辑”和“写意的逻辑”把内容一一呈现出来。用这样的逻辑思维,把不同层次的感情内容交织起来同时呈现在舞台上,让这个舞台空间变成一种丰富的情感表达空间,用诗化意象的形式来挖掘和表达相应的戏剧内涵。这样的表述,无论是主题思想还是情感哲理,都不再受制于简单的喜怒哀乐、是非对错所制约。编导们在深入了解丽江纳西文化精髓的学习过程中,诗化意象,表意优先。他们在创作中对主题立意的理解、对人物情感的挖掘,有“发自内心深处、抵达内心深处”的思维和精妙。这样的编织和表达,是建立在“创作与接受之间的心灵对话和深刻交流”中的。其二是他们把纳西族群劳作和生活形象诸如马帮、采摘、造纸和象形文字等元素,幻化生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语言环境,在动作选择上准确坚实,在每一个舞段都找到属于这个情景的动作风格,语言耳目一新,把采风的所见所得,用学术性思维高度提纯是编导系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美学高度。这就是熟悉的元素,陌生的表达。编者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把民族的共性语言提炼幻化成具有自己个性的语言,来诠释作品,表达情感。这样的生发,在语言的创作,语言的锤炼,语言的新鲜度及语言的创新上清晰可辨。语言是作品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创作出熟悉又陌生的语言环境,来表达准确的情绪、情感,故事和人物,这才是观者乐见的创作。
三、采风所见所学所思与创作的实践性应用生成舞蹈诗《纳西记忆》的摇曳多姿
纳西族舞蹈诗《纳西记忆》的第三幕,学子们把纳西民族的传承方式、生活娱乐等场域在浪漫的氛围里一一陈述。无论是《忆子谣》里吟唱的童谣,还是《连星辰》里纳西姑娘热巴鼓的敲击,还有《游于肆》的市井氛围及烟火气息,都营造出了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就包含着:“吟唱的童谣是和星星许下的暗语,闪烁的星光是纳西孩子的眼眸”的儿童形象塑造,也有着“击鼓辰星里,起舞月明中,鼓声咚咚不停,起舞翩翩不止”的纳西姑娘们的心声,更有着“一声吆喝出晞阳,小担随风走四方;敲锣摇鼓担挑货,路上沿街星落河”的人间烟火。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也应该忠于生活,更要忠于时代,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永远是艺术家从土地里汲取营养的不二选择。当我们走遍山川大地,我们究竟应该在采风的时候,看些什么,找些什么,学些什么。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思考。关于采风学习,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是这样定义的,他说:搞舞蹈的人绝大多数时候会留意和关注于动作层面,其实音乐旋律和歌声里,就有舞的生命,我想,打开一扇心灵之窗,走出小我,就是采风的真正意义。而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文联舞蹈中心主任罗斌关于采风是这样说的: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需要舞蹈人深入生活,扎根大地,只有置身于人民,置身于大地,置身于民间,才能够利用发现的眼睛,学术性思维、在生活和劳作中的找到典型样式、用舞蹈思维生成艺术作品,来表达生活所在、传递时代佳音,诠释人文思想与体现生命价值。而诗人曾鸣老师如是说:如果不采风,大树再多,还是一棵大树,河流再清,还是一条河流,风还是风。由于去采风,一棵大树,便足以变成一个有故事的森林,吹过河面的风,便会生根。采风,就是去播种创意,化庸常以神奇的过程。
实践性的应用理论在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形象”“意象”“留白” “写意”“经验”“惯性”“动机”等,看似不起眼的话语,都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要素。编导形象、意象视角,舞台留白、写意维度,对塑造民族文化精神、人文精神、人生意义和审美品格的追求与追问,将吟唱与吆喝的稚嫩感和烟火气还有时间的永恒感相互交织、相互对话。舞蹈诗《纳西记忆》不仅探索了中国舞蹈在时空上形象、意象、留白、写意等观念和手法,更是提出感叹生命的哲学命题和中国美学的传统味道,无论从形式到立意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反思,这是舞蹈诗《纳西记忆》带来的学术性意味和意义。如果说创造实践这堂课是一份作业,那么学生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作业来汲取指导老师的创作经验,而经验中所体现的即是指导老师的学术观、价值观和艺术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里,首先要学会“尊重经验”,老师的经验,可能成为今后学生创意的素材和标准。也要重视“惯性”,“惯性”对艺术创作来说,有时候是看不见的短板,因为一个编导一定透着你喜欢什么你便创作出什么的喜好,而你的惯性中的局限性,也必然是作品中的局限性。搞创作的人,一定是一个既会观察客观,也会观察主观和内视力强的人。还有就是把握动机,创意之根就在于动机,起舞之本也是动机。创意和起舞动机,它是创造者自己本身的需求和欲望,也是作品语言的延展,所以,一个具有智慧和理性的编导一定会不断追问和梳理自己的动机,由此产生创意,这对创作者来讲是很重要的创意基础和前提。 
四、大众视野的审美和尽情尽兴的表达升华了舞蹈诗《纳西记忆》的创作内核
纳西族舞蹈诗《纳西记忆》的尾声,是一幅欢快祥和的圈舞狂欢,傍晚的四方街,人们纷至沓来,伴随着纳西三部曲,男女老少围圈打跳,欢呼雀跃,热烈的脚步声踏入人心,激起人们心中的热情。采风时光阑珊而过,看着日升月恒,关于纳西族的美丽与神秘早已凝聚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就像歌中唱的那样:“在这里,每一天,每一天,我们都在享受,大自然的洗礼,阳光的洗礼,雪与山的洗礼,水与草的洗礼,被黝黑的皮肤洗礼,被高亢的吼声洗礼,被炙灼的目光洗礼,被粗糙的双手洗礼,被无邪的笑容洗礼,回家,回家……”

在这一场景里,编导们把纳西族舞蹈诗《纳西记忆》的尾声视域和场景设置在了丽江四方街的广场之上,这就突出了民族民间舞蹈是大众视野审美的这一重要属性和功能。在这个视域和情境里,人群欢呼雀跃、尽情尽兴,这是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的表达方式。民族民间舞蹈的情感表达一直都有自娱性,人群自发形成的圈舞就是被自娱性的魅力所吸引。编导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民族民间舞蹈的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也许并不完全是表现性为大。有时候我们在创作的过程里,如果表现力相对单一,即有可能是自娱性不够。舞蹈是以身体为媒介的艺术表达形式,舞者的创作实践永远是第一的,而舞蹈教学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好的教学者一定是集表演、创作和研究多重角色为一身的人。由此就要求我们的学子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舞蹈、舞剧艺术的创新,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更要深入挖掘时代精神与当代人的审美经验,尤其是师者的经验,以此来为之赋形、抒情、写意,进而创造生动可感的审美形象,以此打动人、鼓舞人。

结语:
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编导本科专业建设的成果展示纳西族舞蹈诗《纳西记忆》作品丰富有质量,是一部把学习与实践结合非常好的成功案例。舞蹈编创实践者的采风学习,是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沉浸土地的最佳方式。从民族民间汲取丰富的营养,从时代找到鲜活的人物,在舞蹈艺术的编织过程里,既要传承,也要发展,传承基础,发展是高度,传承用以安身,发展用来立命。我们透过舞蹈诗《纳西记忆》欣喜地发现,云艺舞蹈学院的学子们在舞蹈诗《纳西记忆》这部属于他们的艺术作品创作中,把丽江地区纳西人火热的生活及劳作生活中的典型行为动作赋予正向性的主题,在有价值的立意、结构和独特形式、精彩语言的布局下,把节奏、情感、风格、个性提纯幻化成高于生活亦忠于生活的艺术表达,形成了具有高级的学术型的艺术作品。这群年轻的创作者在采风学习之后,切实把采风学习成果转化为舞蹈作品,在作品里,我们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创作生发,也有看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艺术遵循。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步中实现舞蹈艺术创作的进步,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来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繁荣兴盛,这才是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舞蹈编导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成果展暨2024届毕业晚会纳西族舞蹈诗《纳西记忆》的意义所在。

疆嘎:

一级编导

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

云南省舞蹈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主任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昆明舞蹈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