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关注微信

首页>文联动态>云南省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
方冠男|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

  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

  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副教授 方冠男

  “戏子”,是一个历史名词。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文娱行业在资本加持下兴起,演艺明星的收入愈加走向“天价”、甚至有些明星自己就化身为资本家。巨大的商业泡沫使得这一行业群体收获了与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声誉和利益(包括金钱和权力),民众忍无可忍,不少人又捡起了这个本应是历史名词的“戏子”,称呼这些演艺明星。

  在中国戏剧历史里,曾经有这么几部特别有意思的作品,分别是《名优之死》《秋海棠》《风雪夜归人》。这几部作品都以“戏剧演员”为表现对象,其实是戏剧人写戏剧的“照镜子”式的作品。通过这几部作品,可以知道“戏子”是怎么生活的。那就是:有理想、有艺德、有艺术的艺术家被欺辱,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和今天的演艺界某些不良现状,有点像。

  我们是人,不是“戏子”!这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知识分子给予戏剧人的身份定位,甚至也是一种“启蒙”。他们中有不少人觉醒了,在全国各地把文艺当作武器,积极投身抗日战争的伟大事业中。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文艺政策给了全国文艺从业者一个新的身份,一个国家认定的身份:文艺工作者。不是戏子,也不是艺人,而是“文艺工作者”。文艺工作者不需要依靠资本、买办,不需要依靠豪门、势要,就获得在社会主义国家生存的尊严。与此同时,更明确了一种职责: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文艺作品,不是为金钱和权势拥有者而做,而是为人民服务。从“戏子”到“文艺工作者”,身份的转变,指向的是艺术的尊严、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人”的觉醒。

  今天,当那个曾经被抛进历史的带有蔑视的“戏子”称谓出现,我们应该思考,也许伴随“戏子”称谓“借尸还魂”的,还有那些把人异化为玩物乃至商品的恶势力。《名优之死》中的流氓,《秋海棠》中的军阀,《风雪夜归人》中的法官……他们与“戏子”这个历史称谓同在,换言之,他们就是造就“戏子”的恶势力。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刘振声、秋海棠、魏莲生的悲剧将会一次又一次地重演。

  我们有责任对此现状进行纠偏、自觉抵制,坚守住“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定位。著名剧作家田汉和吴祖光,他们在黑暗的1920年代和1940年代,将笔墨作为武器,创作出了批判现实、暴露黑暗的作品,是十分勇敢的。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

  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评论家群体,应该更积极地发挥作用。在“戏子”的时代,也是有评论家的,但那时候的评论家,要么做的是花榜排行,就像今天的“打榜”“应援”;要么做的是纯个人的技术欣赏,就像今天的“品鉴”“点评”。当“戏子”的时代过去,“文艺工作者”的时代到来,评论家应随之改变,不是为了个人喜好而评论,也不是为了支持偶像而评论,更不是为了获得话语权而评论,而是为了人民而评论。为人民评论,不是要去配合,不是要去捧场,更不是要去拉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遭遇过怨怼、误解乃至报复——事实上,这事情刚刚发生过,但是,当文艺评论作为一种职责,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在的时候,个人利弊,算不得什么。

  与不良文娱现象作斗争,构建良性文艺生态,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其中,文艺评论家群体,更不应该缺席。